赵之谦(1829—1884)
出生于一个数代经商之家,家资雄厚。赵之谦两岁时颖悟倍常童,能把笔作字,读书过目不忘,好静思。15岁时,家道中落,母亲积劳病殁,靠典当度日。17岁时对金石产生浓烈的兴趣,拜塾师沈复粲为师,专心研习金石之学。21岁中秀才,可谓年少得志,次年客杭州,拜钱松为师,学习篆刻艺术。后曾修《江西通志》,历署鄱阳、奉新、南城知县。
赵之谦书迹
此联内容为“斧藻其德,竹柏之怀”(如图),出自“清代四大家”之一的梁同书。斧藻就是梁楹上刻画的文饰图案,即修饰,全文意为要如斧藻一样认真提高修养和做人的品德,要像竹柏那样历经凛冽寒冬,饱经风霜,却依然能有坚韧挺拔、绝不凋零的胸怀。勉励我们要锻炼忠贞不渝、不与世沉浮的优良品格。上联上款内容“稼孙见此八字喜之属”,左侧又落“补款其上”。下联落款“癸亥十月,悲盦弟谦”。再次阅读其上联落款内容“补款其上”,可想而知当时的情况应该是魏稼孙看到赵之谦这副对联,表示喜爱,后被赵之谦赠予。稼孙即魏锡曾,稼孙为其字,魏氏为浙江仁和人,咸丰贡生,官福建盐大使,后为躲避太平天国战乱,避难闽中,恰巧与他仰慕已久的赵之谦订交。他酷爱印章,号印奴,对印学深有造诣,精于鉴赏,他亦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丁仁的外祖父。
赵之谦篆书冠绝一时,因他的篆刻师法邓石如,故篆书受邓石如的影响很大。赵之谦曾盛赞邓石如:“我朝篆书,以邓顽伯为第一。”从这件篆书四言联也可看出受完白山人圆涩厚重、雄浑苍茫书风的影响,但赵之谦师古而不泥于古,其用笔具有强烈的个性,不强调逆笔,点画掺以魏碑笔意,用笔畅达,字形窄长,线条弯曲的幅度很大,表现出婀娜多姿的特点。显得轻松活泼,风格因之而立。赵之谦幼年即读过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初学书法,楷书以颜真卿为主,据其《章安杂说》载:“二十岁前,学《家庙碑》,日五百字。”可见赵之谦习颜书用功极勤,为他的书法打下了坚实的技法基础。后改习北碑,主要取法于《张猛龙碑》《郑文公碑》《龙门造像》《石门铭》《瘗鹤铭》等,这样他原本“平画宽结”的颜字,逐渐变为“斜画紧结”的北碑了,有“颜底魏面”之称。这种行楷落款,与其篆书相比,一放一收,而整体又不失协调,堪称完璧。
(文/李泽阳)
,转发了,此幅作品该是赵之谦早年之作,小篆有明显的邓石如风格,但融入魏碑笔法未曾显露。但楷书落款已成型。,赵之谦当之无愧的大家![祈祷][祈祷][祈祷],[赞][赞][赞]划时代大家!,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