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宰相,淡墨探花”,刘墉与王文治两人的书法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王文治这位乾隆年间的探花郎无意官场,对诗文乐律别有一番研究。他的书法飘逸俊秀,虽出于董其昌面貌,但又成一家风格,较董体更为扁平。他喜用长锋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这与他的天然秀逸的书风有表里相成之妙。
这幅就是王文治临摹董其昌的书法作品,书写于红绢之上,行间布白,疏朗空灵,气格风神极其婉美。王文治中年以后崇信禅学,字里行间也融入了佛教的恬淡之气,飘逸之处亦不缺少筋骨。
“不俗即仙骨”,书法的创作师法的是自然,不是造作。刻意的变化结体,搞字体的嫁接,可能起一时之用,但非长久之计。王文治书法的空灵,在于己境,因而笔端毫尖处处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
,转发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