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书法家们~第368篇
【原创】文献传家,风雅一门。丁敬说“他日传龙泓而起者”,此人也
文/卢秀辉
黄易的祖父黄兆泰,擅医术,久客保定,雍正丙午年(1726年)卒于保定旅邸。黄易的父亲黄树谷于次年二月,赤着脚冒雨千里,把父亲的遗骸背回了故里,一时传为孝义佳话。钱大昕在《黄松石墓志铭》中详细描述了此情此景:
父殁于保定旅邸,先生自里门衰絰泝江渡河,至枣林,遇大水泛溢行旅断绝,跣足行泥淖中,沙石所触,血常濡踝。至河间,觅舟不可得。附蟹舟行,遭大风几覆溺者再,始达保定,访瘗棺所在,水啮露前,和起之,已朽。乃号泣,函骨以归。冒雨买三尺竹自扶,跣行七昼夜抵德州,始得附舟南返。绘涉水负骸图以志痛。
黄树谷也是一名书画家,与刑部尚书、大书家张照为莫逆之交,张照应酬书法常借他之手,人不能辨其雌雄。黄树谷长年往还杭州、扬州,以卖画鬻字为生。能年入千金,少则数百金,过着书画自给的小康生活。他还有余赀,在乡里设义学。黄树谷有两段婚姻,第一个妻子十八就去世了,无子女。黄易的母亲梁瑛,是黄树谷的第二段婚姻。梁瑛自幼饱读诗书,是著名的女诗人,梁瑛诗极尽委曲真挚,诗道:
年年寻句为花忙,
几度寻梅费品量。
句似梅花花似句,
一番吟过一番香。
黄家是“文献传家,风雅一门”。黄树谷的姐姐黄玉和妹妹黄玙都擅长诗赋,分别著有《视夜楼倡酬集》和《声画集》传世。黄家往上渊源,更是不得了,尤其是才女辈出,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了。
黄易的家学是河防,其次才是书画金石。黄易的父亲黄树谷著有《河防私议》,专述治河修河之道,“家学以致用”,从他的七世祖黄汝亨至其父黄树谷皆精于造船与河防之事。最后,黄易也专攻河道。黄易八岁时,父亲就撒手人寰了,母亲梁瑛教他识字读经。黄易年少即喜金石之学,黄易初学篆刻的启蒙老师是何琪,他十三岁时以隶书书《云松巢志》上石,颇得好评。因为父亲与丁敬是世交,十九岁时,黄易拜在丁敬门下,是丁敬的入室弟子。
黄易的长兄黄庭在外为人作幕僚时,十五岁的黄易迫于生计,随兄长客游,并学习刑名之学,以便日后游幕。后来兄长因事被牵连,发往轮台,客死他乡。多年以后,黄易忆及,伤心赋诗,他感慨道:
鸡唱蛰吟那得眠,
高寒古县早霜天。
伤心卅八年前事,
此日辞亲上客船。”
黄易二十二岁时,远往他乡,开始了长达八年的私塾教书生涯。黄易二十九岁那年,跟随郑制锦做幕僚,辗转多地,历时四年后,郑制锦为黄易捐纳入仕。从此,黄易开始了“此生飘零久”的仕宦生涯。乾降四十三年,黄易分配到山东济宁任河东河道,他的专治造船、河道的家学有了用武之地,他一生的仕途多半也在运河沿岸。乾隆五十四年,升为济宁运河同知;嘉庆六年,任运河同知护理道员。
在此期间,黄易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访碑、交游和艺术创作。他任官所在的山东,文化积淀深厚,是金石碑学的重镇,得前人未见者甚多。黄易将兖州、济宁一带的金石碑版调查搜访,集中到济宁州学保护起来。取得经验后,又将搜访范围扩大到泰安和曲阜等地,收获颇大。乃至在山东遍访群碑,黄易曾南游嵩洛,东临泰岱,攀萝剔藓,磨墨捶拓,无碑不搜。他多次亲临实地进行勘察、棰拓、绘图与记录,将过程撰成日记。又以山水画的形式,把摩崖碑石的形状与地理位置、环境等描绘出来,最后整理、考鉴、题跋与著录。乾隆五十一年(1786),黄易在山东嘉祥对东汉武梁祠的石刻画像、祠堂进行了发掘、就地复原与保护。黄易也因此成为跻身于一流学者之列的极少数印人,与钱大昕、翁方纲、孙星衍、王昶并称为“金石五家”。
乾嘉时期篆隶的兴起,与碑学有很大关联。康熙、乾隆大兴“文字狱”,尤其是乾隆朝。逼的文人把精力转移到训诂学与金石学,以此彰显文化上的优越感。大量钟鼎古器被发现,大量碑石被重新认识,访碑几成热潮,人们的审美有了新的认识,篆隶书的创作,有了空前的热情。黄易为官的这段时间,他除了公务以及搜访金石,他在绘画、治印、书法创作上,都出现了高速的精进。
乾隆六十年(1795)闰二月,一直随黄易在官任的黄母梁瑛逝世,黄易扶母柩回籍丁忧。嘉庆二年,黄易丁忧服满,被临时借用捕河。捕河厅是清代管理河道的机构之一,对辖区内河工、漕运、夫役等直接负责。嘉庆三年(1798年)冬,黄易在南旺染上了寒湿疾,嘉庆七年(1802)十月二月二十三日,在运河同知护理道员任上病逝,年五十九。黄易娶一妻一妾,元配陈氏,无子女。侧室项氏,生二男二女。
黄易一生,除金石学及朴学,于诗书画印无一不能。其中尤以治印为最。他十九岁拜师丁敬时,深得乃师的器重,丁敬曾说:“他日传龙泓而起者,小松也。”时歙县汪启淑家有开万楼,又号飞鸿堂,藏书数千种。汪启淑尤酷嗜印章,搜罗自周秦迄元明印数万钮。汪启淑曾经邀请年轻的黄易去歙县为飞鸿堂治印,使黄易早年即有印名。他提出的”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一语,深得篆刻三昧。他与丁敬都研究金石学,又兼擅篆刻,被人称为”丁黄”,有《丁黄印谱》传世。丁敬开启了浙派,蒋仁确立了浙派,毫无疑问,黄易巩固了浙派。
黄易能画,曾自写访碑图十六帧,颇有逸致,翁方纲为之题书碑文于画上,书画俱佳,相得益彰,最为精妙。黄易山水法董、巨,得冷逸而能幽隽,神韵飞扬中不失金石之气。也能作花卉,宗恽寿平。黄易书画印,当时就为人所重。他官济宁时,一花片叶,都为人所宝。他间作墨梅,亦饶逸致,有悠淡之雅。
印家学隶,视野不同,以篆入隶,追根溯源,金石与书法二者有意识地有了融合。当时篆刻也迎来了鼎盛,隶书的繁荣也与此有关,篆刻家于篆法、隶之间能够相融,篆刻浙派人物尤在隶法上着力。黄易的书法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黄易(1744 年11月22日—1802年3月26日),字大易,号小松、秋盦,又号秋影庵主、散花滩人。浙江钱塘人。
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卢秀辉作品
,转发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