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三庚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答案很多。用今天的话说,在当时的书法、篆刻家中,他是一位“脑回路”不同寻常的人。吴天玺元年,三国吴孙皓继帝位,为维护统治,制造“天命永归大吴”的舆论,伪称天降神谶,刻“吴天玺纪功碑”,又称“天发神谶碑”“皇象碑”。

专栏 欧楷九成宫碑高清字帖(硬笔版) 作者:大章书法 25币 74人已购 查看

“天发神谶碑”篆体方整而有隶意,在书法中算是独树一帜的“另类”书体。后世有受其影响者多,然而真正能脱胎于此碑之书意,死磕到底的,恐唯徐三庚一人而已。可以说“天发神谶碑”成就了徐三庚,又或者说,徐三庚成就了“天发神谶碑”。总之,徐三庚的“硬核”就是“天发神谶碑”。

天发神谶碑

有“天发神谶碑”这件“外挂”,徐三庚不仅在书法上从中取法,于篆刻文字之布局、结体更是受此碑影响甚多。“天发神谶碑”开启了他“开挂”的艺术人生。他的篆刻,使刀如笔,飘逸婀娜,以“笔致安插、疏密流动”为能事,自成一家风范。

徐三庚早期篆刻多以浙派为宗,膺服丁敬、黄易,旁取陈曼生、赵之琛,如他三十三岁时所刻的“嘉兴徐荣宙近泉”白文印、“字先甫行九”朱文印。此二印为对印,端凝遒劲、稳健拙朴,其中“字先甫行九”朱文印款曰:“意在钝丁(丁敬)、小松(黄易)之间”可证。

图片取自《丁丑劫余印存》

三十五岁时,徐三庚为岑仲陶所刻“石董狐”白文印,取浙派而存己意。岑仲陶与吴让之交谊极深,是年徐三庚去了岑氏住地,自此徐三庚篆刻取法在不忘浙派刀法的基础上,更多了一些吴让之篆法结体的元素。

图片取自《丁丑劫余印存》

王光烈评曰:“辛谷贯通百家,上窥秦汉,能以《皇象碑》作印,更旁通浙、皖,所作小篆,规模邓石如,而笔致安插,疏密流动,颇能独树一帜。”如他四十岁时为丽卿所刻“日有一泉惟买书”椭圆形朱文印,巧妙地将印横向布局,气象开阔,充分运用吴带当风的篆法和灵动有力的刀法,参差错综,宛如笔书。

《金瀚印痕》内页

徐三庚传世印谱极少,而此中又以张鲁庵先生一九四〇年所辑其藏徐三庚印作,请“民国第一拓手”王秀仁刊拓成谱之《金罍印跋》四卷三十部为钤拓最佳,选印最为精严。

《金匮印象》版权页

张鲁庵先生于《井罍印摭叙》中言:“余有集印之癖垂二十余年矣,所得徐氏之印只获百有余方,惜其流传不多,不足以成巨帙。”可见徐三庚传世印作之稀。

《井罍印摭序》

张鲁庵先生去世后,一九六二年,张鲁庵夫人叶宝琴女士秉承其夫遗志,将张鲁庵先生所藏历代名家印谱、印章悉数捐给西泠印社,《金罍印摭》中所刊录之原印,除个别外,均在此批捐献之列。

一九八七年,西泠印社副社长钱君颐先生将自己节衣缩食,历时半个多世纪收藏的历代珍贵文物四千余件,捐献给家乡,成立君子艺术院。在钱君璧先生所捐献的这一批文物中,就有《金罍印跋》四卷。

《金罍印摭》原谱

今君庸艺术院重编《金罍印象》,也是继承钱先生“不要把艺术院办成一只保险箱”的办院理念,发扬让“文物走出去”的遗愿。今借本书之出版发行,纪念张鲁庵先生、钱君望先生的大义之举,同时也感谢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先生为本书作序。

专栏 “好大王”碑的写法 作者:北京袁氏国艺文化艺术 89币 16人已购 查看

《金罍印摭》书影实物拍摄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