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纲(一七三三—一八一八),字正三,号覃溪,北京人。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进士,曾任江西、广东、山东学政,官至内阁学士,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一生著作等身。

清代翁方纲画像

翁方纲的书法面貌整体上以淳厚古雅见长,这与他在诗歌中标举学问、质厚的艺术理念相通。关于他的学书路径,古人已有勾勒,如《湖海诗传》云:“覃溪书法初学颜平原、继学欧阳率更,隶法《史晨》《韩敕》碑,双钩摹勒旧帖数十本。北方求书碑版者毕归之。”他自己也曾说:“自幼习率更楷书。”

翁方纲 宋拓王允本兰亭序跋 故宫博物院藏

由于这个启蒙,他以后的一些作品中明显有欧体楷书的影子,这类作品近于行楷,峭拔内,转折处横竖的粗细对比强烈,而这些正是欧体的鲜明特点。翁方纲所取法的另一个源头是苏东坡和米芾,他颜其书房曰“苏米斋”,表达了对这两家的钟爱。

翁方纲 天际乌云帖跋之二

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翁方纲出任广东学政的第四年,获得了苏轼的墨迹《天际乌云帖》,在此后的四十多年中,他不断展玩、题跋这件作品,以致于现在我们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的小字。这些题跋谈到了作品的内容、风格、评价,记录了他所发现的每一个细节和为之所作的诗文,可以视为翁方纲认真揣摩苏轼书法的记录。

翁方纲 宋拓王文惠公本兰亭序卷 故宫博物院藏

翁方纲的书法功力深厚,苍劲遒媚,浑朴静穆。他力学颜真卿、苏东坡、米芾,并对金石碑刻做过大量的临摹。对于有价值的拓本,在别人请他题跋时他往往会钩摹一本,以便于日后的研究和比较。这种钩摹对于提高书法水平以及审美显然是有益的。

翁方纲 行书五言诗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据统计,他所临摹过的碑刻有《石鼓文》《秦篆铭》《熹平石经》《虞恭公碑》《怀仁集王圣教序》《大雅集兴福寺残碑》《王居士砖塔铭》;法帖有《黄庭经》《兰亭序》拓本,其中仅《兰亭序》就临写了八九个不同的版本;墨迹有苏轼《天际乌云帖》,米芾《葛书忱帖》、赵孟、祝枝山的真迹,等等。这样日复一日的积累,浸淫在古人经典的法书碑刻当中所获得的滋养是巨大的。因此翁方纲的书法在学者风规中始终透露着一种古雅之趣。翁方纲所寓目的汉碑极多,对隶书也有所研究,取法《史晨碑》《礼器碑》,质朴典重,用笔坚实。

翁方纲 鲜于枢楷书老子道德经卷跋 故宫博物院藏

翁方纲的行书融汇了苏轼的淳厚丰腴与米芾的劲拔恣肆,其风格质厚不失灵动,苍涩不失静雅,小字题跋尤为可观。马宗霍认为其书“朴静之境亦非石庵所能到也”。

然而有的论者则觉得其书过于拘谨保守而创新不足。如康有为讥其为“终身欧虞,褊隘浅弱”“只是工匠之精细者耳”。这样的评价原因在于晚清碑学兴起以后,割裂了文人书法传统的审美意趣,在变革与重塑的视角下,既往的帖学书风受到了质疑。不过,翁方纲在当时却并非一味泥古、崇古而不知变通的一类。

内容整编自:席乐、卢玉珊《嗜古之癖 淳厚雅逸——清翁方纲的生活、社交与书法》《荣宝斋》2019年9月刊,感谢作者及杂志提供资料,如有问题私信联系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