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象,字休明,三国时东吴著名书法家,官至青州刺史,史书称他擅长隶书,小篆及章草,后人评价他:草书入神,八分入妙,小篆入能。八分指的就是隶书,因为隶书的结构向外撇,与八很像,故得名。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答熙载九问》说: “草书唯皇象、索靖鼓荡而势峻密,贻右军所不及。”评价极高。皇象所传墨迹不多,最有名的就是《急就章》。

《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西汉元帝时命令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急就篇》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或七言的韵文,内容涉及姓名、组织、生物、礼乐、职官等各方面,如一部小的百科全书 。

该文从汉至唐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同时,抄写规范精雅的本子也有作为临书范本的功能。唐代以后,《急就篇》的主导蒙学教材地位方为《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所代替。

流传至今最早的《急就章》写本传为皇象书,今有刻本流传。而以明代吉水(今属江西省)杨政于正统四年(1439)时,据宋人叶梦得颍昌本摹刻的为最著名,因刻于松江,故名“松江本”,原石现藏松江县博物馆。

此本章草和楷书各书一行,字形规范,笔力刚健,寓变化于统一,其字结体略扁,各字间均不牵连。有些笔画下笔尖细,重按后上挑,出锋镰利,形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成为其字的重要特点。此书点画简约、凝重、含蓄,笔意多隶,笔划虽有牵丝,但有法度,字字独立内敛。横、捺、点画多作波磔,整篇气息古朴、温厚,沉着痛快,纵横自然。


皇象的《急就章》,字字独立,大小均匀,上下字之间不相连,很接近隶书的笔意,古雅庄重,用笔果断,但是他跟汉代的隶书有明显的不同,章草有隶书的体式,保留了某些隶书的笔画,但又有快写的笔意,它省掉了蚕头留下了燕尾,看起来更加简练自然。因章草到了皇象时代,才十分成熟,所以皇象所书的《急就章》,形体很规范化,它代表了西汉至东晋时期四百多年间草书艺术的面貌。

近人沈曾植《海日楼札丛》称:“细玩此书,笔势全注波发,而波发纯是八分笔势,但是唐人八分,非汉人八分。”此帖对后世影响甚大,至今仍为古章草的代表作品,亦是公认的章草范本之一。

皇象《急就章》赏析


声明:内容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