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公元133年一192年),字伯嗜,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末文学家、书法家。篆书,采李斯之法,隶书,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古今,有“骨气洞达,爽爽有神”的称誉。《熹平石经》部分由他所书。曾在鸿都门见工匠用帚刷墙,受到启发,创“飞白”书。

这篇《笔论》,先谈书前的准备,继谈书写时的要求,从这一准备和要求,涉及到书法艺术的基本理论—体现生活美的问题。书法之所以称为艺术,就在于它和其他艺术一样,能体现出生活美和自然美。此篇与李斯的《论用笔》可列为“姐妹”篇。

【原文】

书者,散也①。欲书先散怀抱②,任情恣性③,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④,不能佳也。

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⑤,则无不善矣。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⑥,方得谓之书矣。

【注释】

①散:抒发。此处指抒发书者的思想感情,即所谓“寓性情、襟度、风格其中,而见其人”。

②散怀抱:意谓不要为俗务杂念所扰。

③任情恣性:意指使想象在生活领域中驰骋。

④中山免毫:用中山兔毫做的笔。概指最好的笔。

⑤至尊:至高无上的皇帝。

⑥纵横:指整个字势。

象:形象,在此句中作为动词。

,小编对老蔡介绍得不全,老严加上几条,音乐家,天文历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好的东西就要先收藏品读!然后再悟其意!,字伯喈,不是嗜好的嗜!,蔡文姬老爸,书者,散也。张旭肚痛奔茅坑前的手迹也牛逼。,可能是同一个画师画的[大笑],很好!收藏!,好啊!收藏!,谢谢小编上乘之荐读。,他的九势也不错,和钟繇的用笔流美论颇有相似之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