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东汉中期,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日益剧烈,一般都是幼主年幼,外戚当权,而皇帝长大就又依靠宦官来夺取权利,这一时期的东汉似乎陷入了死循环之中。外戚与宦官的斗争逐渐陷入白热化,这似乎也是一个王朝快要灭亡的标志。东汉时期的汉桓帝与汉灵帝时期对于宦官的重用也达到了一个顶峰,而外戚与宦官在最后几乎是架空了皇帝的权力。

这一时期的社会黑暗与统治阶层的腐朽最终导致了——黄巾起义,东汉王朝渐渐日薄西山。而蔡邕基本上可以说是完整的经历了这一段历史。说道蔡邕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说到蔡文姬那就一定非常熟悉了。蔡文姬就是蔡邕的女儿,那么蔡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在这也段历史中又有着一个什么演的角色呢?

(图一影视剧中的文姬形象)


蔡伯喈其人

蔡邕,字伯喈出生于公元133年的东汉时期的河南,133年的东汉还是相对稳定的,斗争基本上也是在上层社会,宦官与外戚距离底层民众都是非常远的。祖父与父亲虽然都曾经当过新蔡县长,但也只是微末小吏,舅舅袁滂曾经做过大司农。总体而言这是一个文人家庭,这样的家庭一般都很注意对于子弟的培养。我们也就不难明白蔡伯喈为什么会成为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了。

(图二蔡伯喈的画像)


在东汉时期,科举制还没有出来,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一般都是举孝廉。而蔡伯喈在有时就已经展现出了自己孝顺的美好品德,对于长辈是非常孝顺的。对于母亲,依据《后汉书》记载母亲生病之后可以说是衣不解带的照顾”邕子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而对于其他长辈与兄弟,”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也没有丝毫的不满表现出来,邻里乡亲对对他的这些行为表示赞扬。

少年时期的蔡伯喈就知识渊博,非常好学,后来更是拜当时的东汉重臣、学者胡广为师。而我们知道蔡文姬是著名的才女,有《胡笳十八拍》的声乐套曲流传于世。女儿如此优秀,父亲也不遑多让,在音乐上也是有所成就的。

(图三胡广的画像)


由于音乐天分出众。琴弹得好的名声就传到了汉桓帝身边近侍的耳中就在皇帝耳边鼓动,让蔡伯喈来京都专门鼓琴,”闻邕善鼓琴,遂拜天子“。但是蔡伯喈并不想去,于是半路装病最终得以不用去京都。

(图四正在抚琴的蔡伯喈)


蔡伯喈的为官生涯

170年,蔡伯喈也刚刚27岁,这一年他被东汉时的名臣桥玄征召到身边做一名佐治的官吏,并且得到了重用。后来蔡伯喈升官作郎中,去了东观,东观可以说是东汉的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蔡伯喈就在这里进行校书。

(图五东观所在地景色)


作为一名文人,最喜欢干什么呢?当然是进言献策,我们知道采用这一时期的皇帝是桓帝和灵帝。这两位皇帝是非常出名的,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也是跑过龙套的,是出了名的昏庸。皇帝昏庸、宦官手握重权,皇帝当然是越昏庸越好,灵帝对于采用的建议还是接受过的。

(图六汉灵帝的画像)


但是毕竟宦官与外戚手握大权,他曾经上书这么说”霓墯鸡化,皆妇人干政之所致也“这就得罪了外戚;随后又说”圣朝既自约厉,左右近臣亦宜从化“这就有得罪了灵帝的左右近臣。后来更是被人构陷,以至于最终落得了”与家属髡钳徙朔方,不得以赦令除“的下场。并且有个人一直想要他的性命,但是他都躲过去了。

随着蔡伯喈文采的展露,灵帝就赦免了他,允许他回到家乡。但是他得罪的人还是有点多,并且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势,就不得不逃到江海,这一呆就是就是12年。

董卓的重用

中国历史上的189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外戚同意董卓进京。而他进京时外戚已经与宦官同归于尽了,他甫一进京就立刻掌握了朝廷。而他极为欣赏蔡伯喈的才华,但蔡用一开始很不想去,但毕竟董卓势大,不得已就再次入朝为官了。董卓是极为重用蔡伯喈的,采用这时年纪不是很大,也才57岁。

(图七董卓的画像)


董卓对于蔡伯喈是极为信任的,有什么建议都是会听从的。然而采用对于董卓的评价并不高,他曾经说过“董卓性刚而遂非,终难济也。“可见虽然得到信任与重用,但是并不想在其手下做事,反而是时时想离开。但是还没逃走,董卓就被杀了,蔡伯喈与王允谈话时,却对董卓的死表示叹息,这惹怒了王允,王允就下令处死了他,可以说是很无辜了。

文学成就突出

蔡伯喈可以说是汉代时期的最后一位辞赋大家了,他最著名的一篇赋就是《述行赋》,这篇赋可以说是抒情小赋的代表作了。此外也留下了数量众多的诗歌,足有四百余首。他曾经在东观任职,因而他曾经参与编订汉代的历史,但是由于蔡伯喈被贬与被迫逃亡,大多没有被保存下来。

(图八《蔡郎中集》)


此外他在书法上的成就也是极为突出的,他创造了一种字体,就是”飞白体”。这一独特的书法体式曾经被唐代的书学理论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价为”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书法写的好的人,一般也会留下一些碑文,像是书法大家赵孟頫,都有碑文一些可供后人研究。

结束语

蔡伯喈的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以及书法家,但是他的一生算得上是命途多舛了。虽然在文学上有着非凡的成就,但是依旧因为叹息董卓之死而被无辜杀害。他因为他的才华而曾经得到重用,也因为博学多识而遭遇仇视与杀害。

在进入牢狱之后,他心中依旧是想把汉史创作完成,他想要用其他刑罚代替死刑,来继续进行汉史的编纂。但是他并没有得到这个机会,最后还是死在了牢狱之中,才华横溢的蔡伯喈最终可以说是死于他自己的才华。

参考文献

《后汉书》

《资治通鉴》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