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复面帖》,选摘自《二王帖卷》(明代石刻本)。

▲ 王献之《复面帖》

王献之自幼天智聪慧,“书性过人”,所以最得羲之赏识,并为之亲书《笔势论》一篇及小楷《乐毅论》一本,作为他学习书法的启蒙教材。又据虞和《论书表》中记载,献之从小便显示出了在书法方面的非凡天赋。献之七八岁时,羲之从后掣其笔不脱,便叹曰“ 此儿书,后当有大名” 。虽然执笔方法各有主张,这句话出自王羲之之口,想必其对献之的推测和评价有足够证据的。

虞和又记事一则,说献之玩时,见北馆新泥垩壁白净,便取帚沾泥汁书方丈一字,书成,观者如市。羲之见了也情不自禁大声赞叹,问是谁所作,人答云“七郎”,羲之高兴之极便亲自写信向亲朋好友说“子敬的飞白书大有意”。王羲之在他的书论中就提到过“意”,如“君学书有意,今相与送草书一卷”,“顷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这意指的是什么,我认为他论书之意即是玄学中的“言不尽意”之“意” ,并不是单纯的点画和技法。

王献之的书法实际上是他心灵的外现,人格的显示,审美理想的结晶。古人曾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峋。把笔抵锋,肇乎本性。“写字者写志也,笔情墨性,皆以人之性情为本,书也者,心学也”。所以,我们对王献之的书法作出评价,必须全面了解王献之的人格、风度与审美理想。

– end –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总监丨冯错

编辑丨凌晨 Anna

责编 | Anna

,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