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书张九龄《白羽扇赋》,分别为68岁书、78岁再书,现均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张九龄作为唐玄宗时的文坛领袖,这篇赋写的确实很好,字短情长,不卑不亢,声蕴其中。但是,漫长的历史淘汰下,还是慢慢让人们遗忘了。真正让这篇赋再次名扬天下,还是明朝董其昌的这两幅书法作品。

唐玄宗晚年时,宠信“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他听信李林甫的谗言,要罢免张九龄的宰相之位。但是他没有直接下旨,先让宦官高力士给张九龄送去了一把白羽扇。当时已是秋天,白羽扇根本就不需要了,唐玄宗借此扇告诉张九龄,他已经过时没用了。

张九龄看到这个扇子,当场作一赋表明心志,就是《白羽扇赋》。白羽扇出身卑微,但是能够祛暑纳凉,虽不算珍贵,但也有凌云壮志,如果有用到的地方,即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可惜,秋天总会到来,白羽扇也没有了用处,被收到了箱子里。但是,即使是这样,白羽扇也会在箱箧中感念圣恩,没有怨言。

68岁书/1

董其昌《行书白羽扇赋卷》,纸本,行书,40.1×415cm,天启二年(162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68岁书/2



















































,78岁书
董其昌78岁书《白羽扇赋》轴,尺寸: 257×83.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 文
《白羽扇赋》,张九龄。开元二十四年夏,盛暑。敕使高力士赐宰臣白羽扇。九龄与焉。立献赋曰:当时而用,任物所长。彼鸿鹄之弱羽,出江湖之下方。安知烦暑,可致清凉。岂无纨素,彩画文章;复有修竹,剖析豪芒。提携密迩,摇动馨香。惟众禽之在御,何短翮之敢当。愿预恩于圣后,且见持于未央。伊昔皋泽之时,尔有云霄之志。苟效用之得所,虽舍生而何忌?肃肃鸟羽,穆穆微风,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壬戌秋日书,董其昌。

,文坛领袖 书法大神 交相呼应 相得益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