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迎着风向前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

学术思考与当下书法生态之关系

文/李金豹

李金豹

《书法报》资深编辑、记者

中国书协会员

湖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成员

作者为本次国展学术、媒体观察员

一.本次国展的全息透视

四年一届的“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以下简称“全国展”)已经成为每一位具备较好书写能力并愿意投稿者心中最期待、最关注的展览,也是分量最重要的全国展,和其他由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性单项展相比,他的权威性不言而喻。与其类似的还有只对中国书协会员征稿的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四年是一个小周期,能反映书坛整体书风一定的变化,引领、指导、示范成为每届“全国展”的实际目标。从已公开展出的效果和观众的反应以及专家的评价来看,很显然,这两个最重要的展览都离理想的目标还有距离。

对于“全国展”而言,其目的的清晰和功能的范围,是应该事先定位的。它预设了“全国展”的操作模式和展览效果。“全国展”,以我的理解,顾名思义应该是能概括全国最大范围、能代表全国最高水平、最大包容作者年龄层次的一次阶段性的成果和现状展示。它要尽可能地将各地域、各领域、各流派、多民族老中青优秀书家代表集合在一起,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它应该是这四年来全国书法生态的反映。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评审现场

这次我很荣幸代表《书法报》作为学术、媒体观察团员之一,全程参与了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的评审环节和面试环节,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有几点深刻的印象:

1.组织工作、后勤保证一流

本次展览的评审环节和面试环节都安排在陕西宝鸡市举行。在宝鸡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接送、食宿、场馆安排、安全保卫、医疗保障、作品悬挂和收捡、电脑录入与统计等各具体环节上,工作几近完美。现场秩序严肃、有序、高效,在评审现场,三百多名训练有素的大学生志愿者不仅任劳任怨,而且对工作步骤非常熟悉,不冲突,不吵闹,不叫苦,着实令人感动。

中国书协在每一类作品评审前,都要召集评审相关人员开预备会,宣读并分发带有编号记录详细评审流程的《评审手册》,评审活动结束后还要统一收回,可以看出中国书协在本次展览顶层设计上的严密。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面试预备会现场

又如宝鸡承办方面,在所有相关人员进入评审现场前,有智能机器人引导,有人工安检程序,所有人必须将手机、香烟、打火机上交,并封存在指定的塑料袋里,严禁工作期间与外界交流,以防泄密。现场电子监控无死角,甚至有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巡视。评审期间,非评审人员不得进入评审区域。

再如,在悬挂作品的钢筋架子尺寸方面,统一制作和焊接,井然有序地排列在场馆,严格以八尺的高度为上限,那么当投稿作品的尺幅超过规定时,便一目了然,判断违规作品也就成为一件容易把握的事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每一轮评选的间隔中,工作人员都会根据作者投稿要求分类悬挂,如落选作品(分不退稿、退稿),体现了工作的细致。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面试现场

作者进入考场上交手机

2.评审流程严格复杂细致

本次评审坚持“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评审理念,确保本次评审工作“公平、公正、阳光、干净”,为严格规范评审程序和工作行为,全体人员都要签订自律《承诺书》。初评阶段分初选、分组交叉遴选落选作品、初评终审;复评阶段初评评委和终评评委共同复评,评委用投票器集体投票选出进入终评作品,然后复议审查,集体审看落选作品,在“四回避”(近亲属关系人回避、特定经济利益关系人回避、师生关系人回避、所属团体会员单位关系人回避)原则下,每位评委可提名2件作品,提交全体评委集体讨论,最后集体投票决定取舍;终评阶段,第一环节终评评委集体审看入围作品,按照事先预定数量(参照往届“全国展”及众多单项展入展比例,事先已确定了一个各类作品入选的大概值)集体投票产生拟入围作品。第二环节作品审读与投票,经审委会专家评判并陈述理由后,将审读结果分为3类:(1)没有问题;(2)一般问题;(3)问题严重。终评评委以此作为参考再次集体投票,淘汰部分问题严重作品。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

审委专家进行审读陈述

最后进行终评审议,全体评委对入围作品再次审看,如发现有明显低于本届国展整体水平的作品,提起审议,集体投票决定取舍,在淘汰少量作品后,最终评出的入围作品进入第三阶段抽查面试。

从评审流程的设计和执行来看,都做到了严格、复杂、细致,尽可能地保证好作品不被埋没。例如,在非讨论环节,评委不得互相讨论。讨论环节,不得压制其他评委观点,影响其他评委。体现了民主和集中,每一件有实力的作品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尊重。

3.评审周期长、工作量大

本次评审的推进次序分别是刻字、篆刻、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面试环节。至此,漫长的评审工作圆满结束。

由于各类别投稿量的不同,因此各类别的评选强度略有差别。又由于各类别的评审往往交叉进行,评审周期长,监委和学术、媒体观察团的工作量也很大。此次评审中国书协安排了高达25人的审委会,他们要对拟入围的每一件作品进行审读,其强度可想而知。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对所有和评审有关的工作人员的体力、关注力、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在高强度重复劳动的工作状态下,特别是涉及艺术审美与评判的行为时,评审的周期需要更为科学和合理的安排,否则便容易疲劳以致影响评审效果,值得中国书协的领导进一步思考。

十二届国展面试现场

各评审环节结束以后,我也对本次国展的各类入展作品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归纳几点以供专家学者参考:

1.风格涉猎的广泛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于文化浩劫的影响,出版物的稀缺,普通书家的取法领域较窄,且书家数量也较少。但当时还劫后余生的老一辈书家们,如林散之、沙孟海、启功、赵朴初、萧娴朱复戡等,却可以代表二十世纪书法的一流水平,他们所达到的高度至今仍难企及。四十年后的今天,在普通书家这个层面,数量呈几何倍增长,取法的领域也大大拓展,这是令人欣喜的局面。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今的优秀书家集体(包括本次评审的评委)与前辈的距离不仅没有缩短,反而在一天天加大。

本次展览在篆书方面,小篆数量占据绝对数量,大篆数量很少。大篆所需的古文字知识更多,形成风格的周期更长,这或许是当今追求短平快并畏难的主要原因。小篆的取法以清人篆书为主流,如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杨沂孙等,其中又以偏工艺性的铁线篆居多,似乎篆书作者集体放弃了对古拙、苍茫、浑厚一路金文、石鼓文等上古文字美的追求,用“古质而今妍”来概括比较准确。篆书作品绝大多数都篇幅大、字数多,布如算子,密密麻麻。也大都停留在对名家风格的简单模仿上,也有少量直接取法时人。综观整个篆书作品,似乎大家比拼的是书写的娴熟度,“工笔”全面战胜了“写意”,在意境的开拓、风格的锻造方面都趋于保守,满足于“篆尚婉而工”的现实局面。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篆书入展作品

隶书的整体水平要逊于篆书,取法今人名家的数量明显比例较高。任意变形、取法不古的现象虽有所改观,但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模仿金农的,似乎有成为新的流行趋势的可能。整体呈现出单调、雷同、趣味格调不古,取法今人的快捷实用或许遮蔽了对汉碑仪态万方骨气洞达的仰望。因此,在今后篆书的学习和探索空间里,还要注重大、小篆的平衡,加强对古文字学的专研,在隶书的取法上要更加高古一些。当今出土资料日渐丰富,学术研究成果也给予我们很大便利,这都是时代的优势,在清代文人篆、隶书丰硕成就面前,我们要有克难与攀登的勇气,“夫志当存高远”,而我浅见以为,这也是当代书法最容易取得突破的领域。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隶书入展作品

楷书取法唐楷的数量有所增加,如欧、颜、柳,这是近年来呼吁“回归唐楷”的回应,但更多还是取法北碑。在碑派书风这个大体系下,当今的作者有偏向“文”的倾向,笔下少有野逸、霸悍、奇崛的气质,难见古拙、散淡一路书风,普遍显得胆量较小,笔力孱弱,笔法粗糙,缺乏凝练。在用笔、用墨、章法上,与二十年前相较,进步的速度还显得不够,这可能与近年来帖学风气大盛有关。取法颜楷的,又有学习清人钱南园,还有直接取法柳公权玄秘塔》,几乎就是翻版重现,我以为此风不宜提倡。孙过庭说书法要“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若透过作品看不见人,只见毫无感情的空洞笔画,便不是书。前些年风靡一时的褚遂良书风,这次似乎少有人涉猎,看来流行生命就此结束。客观地说,楷书出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清代中晚期及民国时期许多书家对碑派书法的探索,正好可以成为我们借鉴、扬弃的基础,这是前贤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一定要善加利用。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楷书入展作品

行、草书仍然是投稿量最大、整体质量也较高的书体。作者普遍年轻化,笔性好、取法广、书写娴熟是共同的特点,注重用纸、用色、印章搭配、黑白关系对比,还有诗塘、题签、题跋的附加补白,虽有诸多不规范之嫌,也有违反常识之举,但都趋于一种雅化的追求方向,这也折射出书坛仍然存在着美术化的倾向,片面强调外在形式感。对外在的、美的形式的追求并不可怕,因为它趋于精致,是文人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但若以辞害意华而不实,形式与内容脱节,就会陷入唯美主义,空洞而乏味,仍然处于一个低层次审美的形式。度的把握恰恰体现了一位书法家对审美火候的拿捏。我觉得反对的不应该是对形式美的追求,而是要警惕以外形式的过度投入来掩盖书写性的根本,若本末倒置,书法家的实力便展现不够。总的来说,与二十年前相较,行书整体水平的提高之快与数量之多,都令人刮目相看。基础性的大踏步提高和艺术性的不断拓展,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

行书除取法二王、颜真卿米芾苏轼赵孟頫、文徵明、董其昌等为主流外,还有效仿颜鲁公《争座位稿》将其放大成大中堂的,从结字、章法都极力逼近原帖,我不赞成这样简单地学习古人。取法欧阳询、杨凝式、蔡襄、瘦金体(宋徽宗)、杨维桢王铎、八大、刘墉、金农的只是少数,但效仿赵之谦、何绍基的比比皆是,已形成一股洪流,这种风气的转变之快值得警惕,值得研究。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行书入展作品

草书有极少数作者写“汉草”(隶变早期接近章草的不成熟草书),在我印象中前几年风气很盛,由于很多作者不太研究秦篆、简帛书、西汉隶书与草书的发展关系,以致经常出错,形式主义至上,当文字审读越来越细致时,便有很多作者改弦易辙,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我想说得是,由于“隶变”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爱好“汉草”的作者一定要关注当下文史界的学术成果。在此领域,文字的规范性要大于艺术性。只有知其流变,才可触类旁通。涉及今草(小草)领域的作品约占总数量的三分之一,大多在《十七帖》与《书谱》之间,其中又以册页作品质量较高。册页从外形装帧到内页大小、纸张选择、开本多少、文辞确定等方面,都可以看出作者的精心准备惨淡经营。大草方面,风格同质化现象严重,取法黄庭坚最为多数,且习气严重,如笔法拖沓、结体松散、轴线任意偏离。另有取法怀素张旭、倪元璐的也不在少数,还有少量取法祝允明、张瑞图、黄道周和徐渭,但王铎、傅山涉猎的人较少,有些出乎我的预料。有点个人面貌的凤毛麟角,大多数作品表现出来的气息很虚浮、狂躁、粗野,尺幅也基本上以八尺整纸为主,没人愿意在空间上甘落下风。书画大师黄宾虹先生一直强调气往下沉,浑厚华滋,若气息都浮在表面,笔法不能入木三分,结体与章法、墨法的表现欲大大超过正常的夸张范围,草书的继承与发展都值得深思。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草书入展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刻字作品。由于现代刻字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受日本刻字艺术的影响,整体都呈向工艺化发展的倾向,制作大于书写,讲究材质的肌理效果,色彩也更接近受西方美术影响的雕塑与壁画。又由于割裂了与传统刻字的关系,对联、牌匾、屏风、臂搁等传统刻字形式在展览中已难觅踪迹。传统书画的审美方式是有民族特点的,黄宾虹先生一生强调民学的重要性,目前刻字的方向是否是唯一的发展方向,是否再开拓一些表现领域和材质,让传统的刻字艺术重新焕发生机,让刻字更贴近生活美化生活,其实大有可为,值得有关学者专家进一步探讨。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刻字入展作品

2.整体水平的平淡化

就像高考是目前应试教育下的最优化选择一样,同理,“全国展”也是目前展览模式下的最优化选择,虽然它从逻辑上并不能推导出一个最优化的结果,但这次展览仍然是目前评选模式下的最好结果。

就像奢望书坛每几年都能有大家出现一样,是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让书坛走上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楷书入展作品

在评审过程和面试环节上,我都注意到目前大部分作者用纸的一个现象:一种所谓“国展用纸”使用率极高,似乎带动了纸张业的生产链发展。如类似清代中晚期一种粉笺对联纸,大红大绿,作者书写时用墨“乌、黑”,结字“方、正”,与馆阁体的“状元字”如出一辙。又如经过染色加矾的条幅纸,因为纸张偏熟,书写行、草书时,只需略有节奏的变化,便会出现飞白的效果,以往需要通过笔力的长期锤炼和控制才会偶然出现的飞白,就这样轻易地降低了书写的难度,在年轻作者的笔下呼之即来,我不知道这样的科技进步是否会损害到艺术本身?再如,各种有颜色背景并打好界格的纸张,非常受正书(篆、隶、楷)作者的青睐,光纸、熟纸、偏熟纸的选择远远高于生宣,当用笔、行气、用墨、章法的难度被一再降低时,书法的审美也就越来越接近世俗。当大家的审美越来越趋同时,个性也就难以出现。这是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刘熙载说书如其人,只有作家的心灵和语言是丰富的,我们才可能看到丰富的作品。所以练字其实是修身,是一个使人向善的过程。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行书入展作品

现场书写时,还有一些现象值得关注,传统的“五指执笔法”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作者放弃,那种要求臂松、腕平、掌竖、手心虚的用笔方法已大量被与硬笔执笔方法相同的“三指执笔法”所取代,我甚至还看见“二指执笔法”,惊愕之余,我在思考虽然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但显然“五指执笔法”的难度更高,书写的笔力更为沉实,对中锋用笔的使用更为科学。现场一些使用“三指执笔法”的作者,在进行小行书创作时,便有坐不端正、歪头,或不能悬腕的现象,这些本属童子功就解决的问题,如果得不到纠正,长此以往,对作者的视力、脊椎、呼吸都会造成伤害。我们还是要适当远离功利化的干扰,书法家要培养自己宠辱不惊的君子气度和浩然之气。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楷书入展作品

3.作者年龄的年轻化

从初选观察来稿作品质量,绝大多数作品都远低于及格线,竞争并非像纸面和传说中的那么激烈,有竞争力的大概在五六千件左右,这应该是“全国展”真实实力的体现,既不是高不可攀,也非手到擒来。但由于是竞技性和选拔式的评审方式,一些成名的、具有相当实力的、具有个人艺术语言的(不一定成熟)甚或有探索精神的中壮年作者集体缺席,国展已对他们失去了吸引力,既不需要对基本实力的承认,也不愿屈就展览而作风格上的让步,这是很大的损失,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面试现场

从现场面试目测作者普遍年轻化,目前社会上已形成一套针对国展的专门创作方法。我注意到有评委在微信朋友圈发文“有些同学通过一年的学习,效果很好,已达到国展的水平”,虽然语调调侃并有得意广告之嫌,但说的却与事实不远。有过长期书写经验的人都知道,书写的稳定性并不易得,特别是行草书创作,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孙过庭说的“五乖五合”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非常年轻的作者(二十岁左右),可以看出是强化训练的结果:先查字典集字,然后组织章法在草稿纸上做一个小样,通过平常书写的惯性实验几张(如平常临写黄庭坚或是文徵明),最后就能制作出一张看似从古人中来却经不起推敲的作品,因为单字与行间的呼应关系是生硬不合理的。我更担心有多少类似这样的作品最终过关。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一些篆书作者身上,少数写铁线篆一路的几近描摹,大似国画工笔的勾线。如此失去书写的书写行为,令人担忧。这几乎将书法降低成为一种工艺行为。

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我们不仅不应该排斥,更要加以鼓励。如何引导他们走向传统深处,如何在以后的岁月里能艺文兼备发展,任重道远。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楷书入展作品

4.文化缺乏的苍白化

本次评审的审查审读委员会发现了很多问题,有些是共性的,暂列举如下,以引起注意:

A、字法问题。包括篆书生造字、草法错误、繁简混用、通假错误。有些属于字形错误,有些属于文字不通。

B、版本问题。专有人名错误(张冠李戴、对文本毫不知情)、漏文、衍文、改版本、版本奇怪(自造版本)。

C、形式问题。随意裁减、随意拼凑、分行为了形式需要(毫无道理)、凑文本然后集字(投机取巧)、割裂文本(为形式,将主体部分变成跋文)。

D、自撰诗文问题。不合格律、文风浮夸、自吹自擂、语句不通。

书坛中人的读书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从一些幼稚可笑又还有点自命不凡的文句读来,书内书外的知识都要涉猎一些,文化要加强,视野要扩大。书法家与写手、字匠的最大区别就是文史哲美的含量不同,终极关怀的不同,艺术予人心智的提高,启发对世界新的关照,如果我们把书法仅仅看作是一种美的形式,就会降低书法的文化品格。

有了以上的浅见之后,我们就要具体分析一下当下书法的真实生态格局,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些问题,讳疾忌医,那么野草还会疯长。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行书入展作品

二.当下书法的真实生态格局

当代书法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全面复苏振兴以来至今,忽忽四十载春秋矣。这其间在书法的社会普及方面、教育体系的全方位建设方面、书学研究的深入拓展领域方面、书法活动、展览开展的频率方面、书法创作的人群参与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容不得丝毫否定,这其中中国书协的努力和付出居功至伟,这样的评价是理性和客观的。

但与此同时,伴随巨大发展的并不是一种有序的、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间问题不少,主要症结便归结到:

作者普遍的浮躁心理;对书法探索的浅尝辄止;书法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相对脱节;书法教育存在功利化追求;各文化部门片面以数量代替质量的考核体系;书法媒体的监督不力;书法批评的乏力与顾忌。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草书入展作品

以致表现为:

成名作者的沾沾自喜与对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作品的同质化严重;理论研究的纸上谈兵与现实缺少对应;高等教育的论文量化指标;以集体的体量大小作为考核的最重要标准;以个人的获奖、参展次数作为艺术地位的比较参照;媒体监督的艺术独立性仍然不够;书法批评的多数不在场也显无奈。

再具体通俗地总结一下:

对名利地位无休止的追求将侵蚀很多作者的艺术生命;理论若不能指导实践或与现实不发生关系,就让人怀疑其价值;没有质量分析(艺术批评),只有数据统计,且以此为考核标准是违反艺术规律的;书法媒体和书法批评若不能保持独立的监督作用,便只能随波逐流,无益于问题的发现、解决,反而模糊了问题的尖锐。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行书入展作品

我们可以看到和听到,每当大展来临时,社会上的“攻坚班”“冲刺班”层出不穷,“备战”“发动”“打赢”“魔鬼训练”等耳熟能详,这是军事术语,而不是艺术语言,虽有助于一时,却无益于将来,这符合艺术的发展规律吗?

我们又可以看到和听到,每当大展结束,“大省”“突破”“跃居”的总结并不陌生,这是工业数据分析的语言,仍然与艺术关系不大。当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在社会上普遍弥漫开来时,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不符合实际的定位和判断:

1.因为当下是历史上最好的和平时代,最伟大的经济发展时代,于是当代书法必然就是书法史上的高峰。这里的逻辑转换是把社会学、经济学的评价体系生拉硬拽成艺术评价,无视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隶书入展作品

2.时代呼唤大家,而时代也必然出现大家。这是一种经不起推敲的简单因果论,如果书法大家只需呼唤便可必然,那么再现历史上的浮夸一幕也不会太远。

3.当代是草书盛世,是书法发展的全能冠军。以我浅见,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的眼光,也缺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

这样的论断还有不少,大多具备娱乐效果和伪命题的内涵,这已涉及到艺术的严肃性层面。书坛中人的孤陋寡闻和天方夜谭,对文史哲的隔膜,对独立思考的放弃,既人云亦云又自高自大。书画大家李苦禅先生说:“金钱的圈子里只产生值钱的艺术,信仰的圈子里却产生伟大的艺术。”信仰不是标签,也非口号,却是每个人灵魂里的需要。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楷书入展作品

三.国展能否解决存在的问题

整体水平的提高与大家的稀零是我们的现状,有高原却无高峰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书法艺术的本体性质(抽象性、文化性、技术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是一项全民健身运动,也不是美术的分支。普及与提高,是两者并举还是有所侧重,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专业的行业协会是否能承担起过多的功能?文字的学习,文化的推广,是否更应该是文化和教育部门的职责?且不说大家与大师,优秀书家的出现一定要有适合其生长的环境和土壤。必要的社会公益活动,每位书法家都义不容辞,但若精力过多地牵涉于竞技性的比赛、展览、培训、研讨、交流,是否还有时间放在艺术研究与探索上?“废纸三千犹觉少,新诗半句亦矜多”(沈鹏先生诗句)艺术是苦心孤诣的产物,要有呕心沥血的历程,“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刘熙载说“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如果对艺术缺少尊重和敬畏,它也不会还给你一个理想的局面。

全国第十二届国展草书入展作品

国展是一个高水准的展示平台,可以发现不足,但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渠道。国展既要发现新人、鼓励新人、扶持新人,也要吸引成名作者。当我们处理好这之间的权重关系后,国展会变得更加丰富,机制会更加健康。

最后我作为一名中国书协会员和专业媒体记者,提几点肤浅的建议,希望有益于书坛的发展,以供中国书协领导参考:

1.会员与非会员分组评选,艺术标准也应有所区别。对会员要鼓励创新,包容探索,由少数不同风格的资深评委把握。对非会员要全面考核,文化、技术层面,书法史的修养方面。

2.对各地有成就的老书家要辟一专门版块,比例可以研究。书法是“人书俱老”的产物,是长期修炼的结果,老书家的艺术成果是这个时代的财富,能给当代书坛以借鉴和思考。

3. 艺术批评要时刻在场。

2020年《书法报》系列报纸

全年包邮,快快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