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据宋代一位名叫黄伯思的学者所指,《远宦帖》是《十七帖》中的书信。公元332年时 ,王羲之在武昌担任庾亮的军事参谋,而好友周抚刚好从武昌转至益州镇守,此帖便是羲之在当时 写给周抚的一封信札。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一直都為歷代鑑赏家所争相收藏,即使拥有尊贵地位的 皇帝也不例外,据说唐太宗就曾為了《兰亭集序》派人四处寻找,这些軼闻说明了后人对王羲之书 艺的重视。
《兰亭集序》呈现出行书的风格,而《远宦帖》则是王羲之书写草体的代表作品。草书约 略始於汉代,因為运笔的快速,造成线条连绵畅顺的形式特质,这些都可以在首行的“省别”及后 端的“救命”找到视觉上的印证,如果我们再将文中“平安”二字与《平安、何如、奉橘三帖》中 的表现相互比较,则更容易感受到王羲之放纵於此的笔墨特性。
《三希堂》匾额
法帖共分32册,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书法丛帖,集历代书法精品之大成,共收集自魏、晋至明末一百三十五位书法大家的作品,以历史顺序编纂,囊括了当时宫廷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名家名作之墨迹珍宝。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