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妖猫传》可谓是风靡一时,高度还原了历史人物,尽显盛唐风范,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也认识到了一位日本人——空海法师。

空海法师并非是杜撰出来的人物,他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日本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生前也的确来过大唐学习当时的文化。

空海 影视形象

空海(774年7月27日-835年4月22日),俗名佐伯真鱼,灌顶名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日本佛教僧侣,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他编撰的《篆隶万象名义》,则是日本第一部汉文辞典,对唐朝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另一部重要著作《文镜秘府论》,不仅促进了日本对唐朝文化的理解和吸收,而且是了解汉唐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资料。

其实空海不仅在文化、佛学上造诣深厚,更是一位难得的大书法家,其书法尽显魏晋、大唐神韵,颇有王羲之风范。

空海在来中原之前就已经是大书法家了,他在中国修行的时候,走遍中华万里山河去寻访名迹,搜集到了很多名家真迹,比如说欧阳询、李北海、徐浩等人的书法作品,以及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拓本。

对此,他自己表示是“窥得骨法”。空海最为擅长的书体是行书草书,其行书、草书富有变化,飘逸且烂漫。

空海《风信帖》

而在空海所有的书法作品中,要数行草作品《风信帖》最具有代表性,《风信帖》因卷首有着“风信云书”4个字而得名,是空海回日后最为重要、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作,是日本现如今的珍贵的“国宝”,流传后世1000年。

《风信帖》是三通信札,据说原本有5通。另外两通一通献给关白丰臣,一通失窃佚失。

我们分别来赏析一下《风信帖》的3通信札的书法造诣。

空海《风信帖》

空海笔下的《风信帖》的第一通最为惊艳的地方莫过于其线条,挥洒率意,极其自然且变化无穷;

第二通的亮点在于其用笔,用笔更是雄厚有力,显得庄重大气,但格调上却是典雅别致;

第三通则是纯草书的行书,其草书潇洒肆意,清新独特,有一股白云飘浮秋空之感。

三通信札充分地显示出王羲之尺牍式的娴熟纯正的笔法和魏晋风韵

空海《风信帖》

《风信帖》是空海40岁时的作品,此作可以说是空海所有的书法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今天,我们将空海笔下的《风信帖》进行1:1高清复制,还原出其书法的原始风貌,送给各位书法爱好者。

空海《风信帖》

——编辑 芊苑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