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1880-1942),天津人,俗名李叔同。大师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各个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

如上图,这幅作品是弘一法师最为著名当然是晚年成就最高的“弘一体”,尽管我们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空灵气息与定化禅意,而事实上,你!不!一!定!喜!欢!具体原因不好说,也许太高冷了。对不对?

事实上,弘一法师早期的作品,不是这样的,或许是你很喜欢的那种。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书法之路的三个阶段:

1、早期书法

章法紧凑,笔锋锐利,才气纵横,逸宕沉稳。脱胎于《张猛龙碑》并自成一格。三十九岁之前的书法作品集于《李息翁临古法书》中。

2、中期书法

日臻成熟,跳出北碑影响,骨骼挺劲,笔画稍瘦,起落严谨,放少敛多。一九一八年他出家于杭州虎跑寺,法名演音,号弘一。大师50岁左右的书法能感受到其平淡、恬静、冲逸的神韵。

3、晚期书法

火气消尽, 脱掉旧貌,用他自己的说法是:“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他强调书法如佛法:“见我字,如见佛法。”世人感受到的是涤荡俗念的宁静淡远,超凡入圣的至情,童趣与高度修养相结合的博大深邃。

,一代大师,膜拜顶礼!,弘一法师到后期书法超凡脱俗,干净利索,不紧不松,一般人很难理解的大境界。,用“心”去看,早年和晚年的书法还是有内在联系的;晚年的修为也许会改变很多东西,但人性毕竟是人性,骨子里的东西不可能因修行而尽弃。,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人生犹如西江月,富贵终似瓦上霜。,得魏碑之精华,融灵气贯通精髓~,纵观大师一生书法,我感觉就一个字,软,包括早期的写碑,晚期很多人说洗尽铅华,俺也觉得差不多,不过俺认为,完全自己的东西了,也没啥意思了,毕竟与之比较细者都是古代大家。个人不太喜欢,既有超凡脱俗之作,也有丑书,虽跳出三界,也不免有凡俗之嫌,悲欣交集和佛等幅,只能有那些专家悬于”雅室”去欣赏吧……个人不成之见,请别骂我,谢谢,前期斧凿刀刻,后期返璞归真,看面相三角眼鹰钩鼻尖嘴猴腮吊眼眉。没一点好样子,大奸大恶之徒。。。可偏偏弘一法师是大慈大悲有大善心的人。可见从外貌看人好坏直接是胡说八道。。现在社会也是大奸大恶之徒 骗人财色恶徒 偷掠财物妇女儿童恶徒基本都是慈眉善目的长相。所以长点心吧,前期耕耘,后期随性,哪种境界都很高!其实人之初即为真。,[谢谢][谢谢][谢谢]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