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行书欣赏《少林寺戒坛铭》,文末落款为“开元三年正月十五日建,沙门如通立石,伏灵芝刻字”。
李邕三十八岁所书,春秋正富,正是走向成熟时期。当是其神完气足之作;也是李北海所流存下来最小字迹。前人有考定此碑为伪托,但就艺论艺,其艺术价值还是大有可观的。
李邕的书法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法华寺碑李后主说:“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恰道出李邕善学之处。《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学右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魏晋以来,碑铭刻石,都用正书撰写,入唐以后,李邕改变用行书写碑。
本文来源于 书法欣赏
铭文:
粤以长安四年,岁次甲辰,四月七日,此寺纲维寺主义奖、上座智宝,都维那大举法济禅师及徒众,是以少林山寺,重结戒坛,欲令受戒忏仪,共遵其处。乃遂之都下,屈诸大德,殷勤致礼,延就山门。是时我老苾刍义净,及护律师、搓禅师、思禅师、恂禅师、晖律、恪律师、威律师等,既至寺所。解旧结新,佥议此边,名为小戒,摽相永定,冀无疑惑。于是获鹅珍之嘉士,无召自来;得草结之英贤,不期而会,数逾一百,行道三旬,共系颈珠,俱修趺足。诚五浊之希有,慕四依之住持,虚往实归,绍隆无替。庶乎桑田屡改,长存立石之基;砂界时迁,无爽布金之地。恐地成碧海,领岌青川,迷此结辰,乃为铭曰:羯磨法在,圣教不沦,式传金石,是敬是遵,目观西域,仗锡东埵,睹盛事而隋喜,(?)刊纪乎斯文。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