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虚词》,五代杨凝式行草法帖。清泰三年(936)书。真迹久佚,仅藉《戏鸿堂法帖》流传下来。共计六十七行,书势飘逸闲雅,如行云流水,笔法奇巧,甚具曲折顿挫之趣。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这是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写的一首诗《兰亭》,这首诗称赞的对象“杨风子”就是我国唐末五代时期最著名的一位书法家—杨凝式,也是由唐入宋的以为重要的枢纽性人物。以诗文、书法闻名于世。
他的书法出自二王、欧阳询和颜真卿,书风纵逸,自成一家。他的书法淋漓纵横,洒脱自然,”承唐代之余绪,启北宋之先声”,是唐宋之际,继往开来的一代书法大师。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
杨凝式出生望族,父亲杨涉在唐哀帝时任宰相。907年,朱温废哀帝而自立梁朝,命宰相杨涉率官献玺。社会变迁,政权迭更,对杨凝式来说是一个摆在面前的严峻问题。
据历史记载,杨凝式曾劝其父杨涉说:“大人为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而更手持天子印绶以付他人,保富贵,其如千载之后云云何?”杨涉听后非常恐慌。面对灭族之灾,杨凝式也“恐事泄,即日遂佯狂”,被人称为“杨疯子”。
他虽然放浪形骸,佯装狂颠,但还是做了梁、唐、晋、汉、周五朝的高官,从礼部员外郎、左仆射,直至太子太保而终老。
,转发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