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真迹找不到了,唐摹本“下真迹一等”。据说兰亭序临摹最好的不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是官阶很低的冯承素。
那么,这位冯承素楷书怎么样呢?
近日在网上看到据传是冯承素为老爸写的墓志铭拓片。
今晨临一段。
总的感觉是,这墓志铭有着唐楷明显的特征。
但也不是后来的呆板,也带有隋碑墓志铭的某些因子。
风格上看,介于虞世南,褚遂良之间。
居士临四尺整,字距约5厘米,笔锋长6厘米。这样的大笔蓄墨多,一次可以写很多字。
,初唐的楷书有姿态,他们从隋碑中吸收了养分,带有“泥土的气息”,而后来,唐楷越来越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甚至“庙堂化”。就渐渐失去天然质朴的趣味。明清学子又把这残存的“庙堂气息”再度庸俗化,逢迎皇帝的低级趣味(明代皇帝出身市井,不可能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清代更是皇室更是汉文化的高尚一知半解)变成整齐划一的奴性书法,供奉朝廷俯瞰把玩,愚弄。,你是悬腕书写吗?我平时是腕贴桌面,写小楷寸楷是没影响,最近开始学行草感觉书写很不顺畅。,写一厘米小楷也悬腕吗?,这才是楷书书法,严谨中的灵动,魏楷的影子还在,虞世南,褚遂良,哈哈,真不错!但,就是没有人说“这才是书法”[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崔寒柏老师像学他的,写得活,厉害,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玫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