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书法家们~第62篇
【原创连载】浮云自高闲,明月常空浄。一个和尚辉煌的书法人生
文/卢秀辉
高闲,不是姓高名闲,高闲是一个和尚的名字。孟郊有诗曰:“浮云自高闲,明月常空浄。” 多让人仰慕的名字,好小资,好飘逸,好洁净。
这个和尚有点拽,据《唐高僧传》载:“宣宗重兴佛法,召入对御前草圣,遂赐紫衣,仍预临洗忏戒坛,号十望大德。”可见此和尚是个有文艺、有才情的高僧。他和名诗人张祜、陈陶以及著名文学家韩愈相交厚,韩愈写了篇《送高闲上人序》,替和尚打了广告。韩愈大手笔,通篇三分之二只顾夸张旭,而不到三分之一的篇幅不是夸高闲,而是置疑他。韩愈,大家也。
“今闲师浮屠氏,一死生,解外胶。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然吾闻浮屠人善幻,多技能,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
韩愈说,高闲草书虽然学张旭。但是仅仅学了其形,没有得到精神,所以,并没有学到张旭的真东西。学习张旭要利害要分明,用心法度,不能粗线条。重要的是情感要发于内心,不要裹着,要大胆释放,才能有取有舍,挥毫直书,方能近似张旭。而高闲一心佛门,察明生死之理,而已超然物外,心态寂静,处世淡然。已经于激扬,荡然无存。只顾恬静与闲适相结合,则使颓废致不可收拾,表现于书法,必将了无生气。
韩愈好好夸了张旭,他以为,张旭的书法是激情的产物,是身心的投入是一个高度。他站在儒家积极入世立场上,肯定了张旭的书法,对作为僧人高闲的书法进行了“问难”。一般的读者看到了他置疑高闲,一个“四大皆空”,一心出世的和尚,不具备“利害必明”、“利欲斗进”的条件,一切归于淡泊,哪有什么激情?怎么可能创作出“有动于心”、“可喜可愕”的草书来?
其实,这才是韩愈韩学厉害的地方。高闲什么人?和尚!和尚要怎样?出世,四大皆空。所以对高闲来讲,什么最重要?和尚心。书法与他,是余事。这样一顺,明白了吧,损书法,而捧人。把他的书法损到和张旭差一点,在唐朝是多少点?在书法史,又是多少点?高闲书法能被韩愈评论,且与草圣张旭并论,可见高闲草书的水平。况且,韩愈也承认了高闲“有张旭之心”,而且,高闲悟到了张旭的思想、书法乃至其精神,如此捧法,如此手笔,高闲不风行天下也难了。仅此一序,就确定了高闲草书与张旭、怀素并论的地位。
我怎么知道韩愈的想法的?高闲的朋友张祜告诉我的。张祜说:“座上辞安国,禅房恋沃州。道心黄叶老,诗思碧云秋”。通篇可提到书法?张祜有诗专赞高闲书法曰:“卷轴朝廷饯,书函内库收。陶欣入社叟,生性论经俦。日色屏初揭,风声笔未休。长波浮海岸,大点出嵩邱。不绝羲之法,难穷智永流。 殷勤一笺在,留着看银钩。”张祜以白衣处子之身,被誉为“海内名士”,可知此人高洁!张祜给我们理了一下高闲书法渊源,起之王羲之,穷究智永,知法于张旭。
和尚所处时代,虽是晚唐,却迎来了一次“大中之治”,这是唐朝最后的绝唱,为时仅仅十三年,于唐,回光返照而已。唐宣宗36岁前一直装傻充愣,让当权的宦官误以为好控制,被抬上帝位后,方显霹雳手段,振兴了晚唐,但是,此时的唐朝已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了,四十八年后,终为朱温所灭。高闲也是唐代书法最后的一抹亮色,落霞虽美,也是余晖了。
在中国书法史上,楷书在唐代达到了高潮,唐之前,没有这样的辉煌;唐之后,则成为了一座只能仰望的高山。从此以后,楷书成了绝响,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等等,成为后人无法攀越的巅峰。元有赵孟頫,也是独木难支,且有下一等之嫌了。高闲处于这个时代,其楷书必然显著,遗憾的是未被留传。我们从高闲的草书中,仍然能够体会他的楷书功力。高闲的草书中有厚重、沉稳,前人说,“真书不飘逸而刻板,草书不严重则浮滑”。作真如草,作草如真,现在人一味缠绕,于此不肯深入,已无厚重沉稳,只是浮滑而已。而除此两弊,必须真草兼擅,方能草书大气,楷书不板。“擅以白绫作真草”的高闲,于此中,定是高手。我们从他留传下来的《千文残卷》,可知端倪。
高闲草书《千文残卷》共52行,243字,是《千字文》的后面部分,现藏上海博物馆。
《千文残卷》其书体属草书中的今草,今草的书写比章草更为流美、便捷。高闲的草书,打通了章草与楷书之间的关系,且极尽变化,从其点画仍然读到章草与楷书的笔意。面貌与“二王”的今草大为不同,个性尤为独特、千变万化赋予激情。“二王”今草以正书取势,巧为形密;以行书取劲健,妙为遒媚,浓纤折衷,千变万化。高闲草书受此影响,以正书得凝重,以章草求厚实,从草书出自然,富变化。终成自家面目。所谓的继承创新,莫不如此。
高闲草书,在工具上也有了变革,与张旭、怀素使用长锋不同,而是用写楷书的短锋。从工具上与张旭、怀素有了很大的差别,所书效果便更为不同。高闲善真书,并将用的娴熟的短锋用于草书创作,是扬其长自然更为得心应手了。在高闲的手中,毛笔是实用工具,更是能表现出其妙之处的手段,从中窥见高闲的神、气、骨、力、血、肉,这些,通过他的书法,有活生生的体现,通灵感物、多力丰筋,在高闲作品中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高闲,生卒年不详,乌程(今浙江湖州)人。自幼出家于湖州开元寺,后入长安。暮年,复入开元元寺,圆寂于此。
卢秀辉作品
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转发了,转发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