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认为“学书不从临古入,必堕恶道。”临古便要对帖书中的点画结构之精微进行仔细临习,诚如孙过庭《书谱》所谓“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因此董氏在临池过程中,不遗余力挖掘古人书法的用笔技巧和结构规律,精心临习以求肖似。他曾看到了多本赵子昂所临的《兰亭》,认为“盖文敏犹带本家笔法,学不纯师,余则欲绝肖此为异耳。”
董其昌《临徐浩书张九龄告身卷》 绢本 纵25.0厘米 横248.0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徐浩,字季海,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擅长写楷书、草书、隶书,“浩之为书,识锐于内,振华于外,有君子之器焉。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其‘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十数字,草隶相参,皆为精绝。”其中最精于楷书,他对唐代楷书贡献突出。
徐浩《朱巨川告身》局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