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刻于唐贞观十五年(641)的《伊阙佛龛碑》,由于书丹者为谏议大夫褚遂良,亦称《褚遂良碑》。

《伊阙佛龛碑》

通观该碑,不仅端庄秀丽,而且直率多姿,流畅凝重,很能体现褚遂良的书法特色。也正是因为有如此个性鲜明的书艺,褚遂良才被誉为“初唐四大书家”之一。传世墨迹计有《倪宽赞》《阴符经》等,碑刻则有《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碑》《房玄龄碑》等传世。


《伊阙佛龛碑》拓片

令人唏嘘的是,人生开局不错的褚遂良,一手好牌并没打到底,因“愚忠”招祸,最后客死他乡。那么,褚遂良的厄运又是怎样来的?

其实,作为阳翟人的他,是个典型的“官二代”。其父褚亮仕隋时为东宫学士,后任散骑常侍一职,与虞世南、欧阳询等人均为好友。待到薛举在兰州称帝后,褚亮被任命为黄门侍郎时,褚遂良作为薛举的通事舍人,便承担起掌管诏命及呈奏案章的重任。


褚遂良《孟法师碑》拓片

后来薛举的儿子薛仁杲降唐,作为薛仁杲部下的褚遂良亦被收服在李世民的麾下,成为唐王朝的臣民。自此时,褚遂良作为唐廷职业政治家的生涯,便开始了。

唐贞观十年(636),作为秘书郎的褚遂良出任起居郎一职,专门记载皇帝的言行。褚遂良不仅忠于职守,而且是颇为耿直。

李世民即皇帝位后,曾不遗余力地广泛收集王羲之的法帖,天下人由此争相进献,以求封赏。由于褚遂良对王羲之的书法曾下过功夫,可以丝毫不爽地鉴别出其书法的真伪,于是褚遂良便担负起鉴别的重任。褚遂良也因功被提升为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

褚遂良摹《兰亭序》局部

唐贞观十八年(644),作为黄门侍郎的褚遂良被皇帝赋予直接黜陟官吏之权,派往外地。恰在此时,其父褚亮死了,他不得不辞去黄门侍郎之职,回家守孝。四年后,褚遂良官复原职。同年九月,被提升为中书令。唐太宗临死前,将其列为“托孤大臣”之一。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六月,年仅二十一岁的李治即皇帝位,是为高宗。李治即位后,封褚遂良为河南县公。次年,又升其为河南郡公。也正是因为此,褚遂良又有“褚河南”之称。

褚遂良《潭府帖》

但实际上,李治并不喜欢褚遂良这位托孤大臣,不久便借故贬其为同州刺史。直到三年后,李治才把褚遂良召回身边,拜为吏部尚书,加光禄大夫,兼太子宾客,监修国史。公元653年,褚遂良升为尚书右仆射,执掌朝政大权。这便是褚遂良政治生涯中的顶峰。

但好景不长。当褚遂良和胆小懦弱的高宗皇帝,一起去面对强悍、机敏,而又肆无忌惮的对手武曌(即后来的则天皇帝)时,他们最终都成了失败者。

褚遂良临摹王羲之《长风帖》

根据新、旧唐书《褚遂良传》记载,唐高宗曾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尚书左仆射于志宁以及褚遂良进宫商议废立皇后之事。褚遂良发的一通“王皇后无过,而武曌品行有亏,不宜废立”的言论,不仅给皇帝泼了冷水,而且彻底得罪了后者。

公元655年十月,随着武则天的被册封,褚遂良也被新皇后赶出了朝廷,来到潭州任都督。殊不知,褚遂良的厄运才刚刚开始。褚遂良先是于第三年春被贬到离京师极遥远的广西某地去任都督。继而,武则天指使许敬宗、李义府,诬告中书令来济、门下侍中韩缓与远在广西的褚遂良共谋反叛。


褚遂良小楷《千字文》

于是,晚年的褚遂良不得不又一次被贬——这一次则被贬到更加遥远的越南河内(当时隶属唐安南都护府)。褚遂良在绝望中,也曾给唐高宗李治写过信,向皇上诉说自己曾长期为其父子效劳,曾最坚决地支持其继位。但这一切对于厄运来说,都是于事无补的。

公元659年,褚遂良在流放地孤寂地死去,时年六十三岁。即便褚遂良已死,武则天对他的惩罚也没有终止。不仅将其官爵削掉,而且将其子孙也流放到了蛮荒之地。由此可见,褚遂良已把武则天得罪到何种田地。

褚遂良《阴符经》局部

直到唐神龙元年(705),即褚遂良死后的第四十六年,他才得到平反;唐天宝六载(747),作为功臣,褚遂良才得以配祀于高宗李治庙内;唐贞元五年(789),德宗皇帝下诏,将褚遂良等人的画像置于凌烟阁内,以示他与唐初的开国英雄们拥有同等的功勋。

文:张世科

,褚遂良的书法特点可以用“遒逸”来概括。遒为遒劲,逸为飘逸。本心书法app中也看到了褚遂良书帖和经历成就。,什么叫愚忠,武则天杀子篡位,不应该反对吗?都应该学李斯吗?,审时度势,是做官人必须具备的前提!,文人参与政治,没有高度的应对之策和大智慧,确实是可悲的,艺术家首先是人,也要生活,更有家的责任,古有玩物丧志,也有成功的没落!,书生义气,愚忠之祸,转发了,转发了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