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和尚,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系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智永善书,书有家法。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留下了“退笔冢”、”铁门槛“等传说。
智永书法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创“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形成教科书式影响力,波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智永对乃祖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极为钦佩,决心使乃祖王献之的书法的书法万古流芳。智永练习书法极为刻苦。他在永欣寺时,就曾盖一座小楼专供练字,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就在这座冷冷清清的小楼里,他如痴如醉地练字,毛笔用了一支又一支,他常把用坏了的毛笔扔进大瓮,天长日久,就积了好几瓮。智永后来把这些毛笔集中埋在一个地方,自撰铭词以葬之,时称”退笔冢”。
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智永的书法果然大有进步。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求其真迹者很多,智永穷于应付,以至于”缣素□纸,堆案盈几,先后积压,尘为之生”。登门求教的也极多,以至他户外之屦常满,连门限也踩坏了,智永又只好用铁皮来加固门槛,时人称之为”铁门槛”。这”退笔冢”与”铁门槛”便成为书坛佳话,与汉张芝洗笔洗硕的”池水尽墨”交相辉映,同为千古美谈。
折叠
下面,书思给大家展示的是集智永楷书而成的刘禹锡《陋室铭》,古雅精美,雍雅耐看,可临可创,欢迎收藏: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