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北宋的时候,苏轼的老爹苏洵读书很不用心。

二十好几了,书一点都没读进去。

打算稀里糊涂的混日子。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二十七岁。

不知是脑子开窍了,还是受到了什么刺激。

总之,这位老兄是觉悟了。

往日不读的书,竟全都读了一遍。

这样持续了一年,自以为很不错。

揣着几两银子就去考试。

结果可想而知了,学问没到家,愣是没考中。

这次的失败对苏洵的打击很大,原来读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想要成功,就得把书读透了。

当夜,苏洵就搬出了正房,带着书本住进了自己的书房,开始下苦功夫读书。

这天,苏洵的书房里开始冒烟。

浓烟滚滚,据说飘了二里地,不明所以的苏家上下吃了一惊,不知出了什么事。

胆小的敲了半天门没动静。

胆大的干脆将门给撞开了,只见浓烟下,苏洵一袭白衣,正坐在火盆前,把一叠叠的文稿往火炉里送。

家里人一看人没事,房子没事,松了口气,年老的就问:“苏询,你这是干啥,书读不了也用不着放火吓人啊。”

苏洵说:“谁说我读不了书,这些作品不成熟,我要把它们都烧了,从新开始,从今往后,你们没事,不要进来。”

苏洵说到做到,浓烟的第二日,他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谢绝宾客,如此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

一个男人,如果能坐下来,沉得下心,总能做点事。

人所有执,方有所成。

几年后,苏洵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公元1057年,中国科举龙虎榜最牛逼的一年,一脸自信的苏洵带着儿子苏轼、苏辙,不远数千里,从家乡四川来到京师开封准备考试。

这是人生的最重要的一场考试。

恰逢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对他很欣赏,特意把他的作品二十二篇呈上朝廷,得到极高的评价。

自此,苏洵信心大涨。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苏洵同儿子苏轼、苏辙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这一年,苏洵48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