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字格版:

岳飞行草《大江流》《大字帖》米字格字帖

https://alioss.shufapp.com/t-4296.html


岳飞行草 ·《大江流》


来源/采真堂的收藏

复制·校注·编辑/塞上齐翁



     
       岳飞虽出身军伍,但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和勤奋的学习,文武双全,能诗善词,书法以行、草为主,畅快淋漓,龙腾虎跃,气韵生动,章法严谨,意态精密,纤浓符中,刚劲不柔,自有一种淳正之气,颇含文臣气质。传世书迹,有《书谢眺诗》、《前后出师表》、《还我河山》等。

       岳飞的这件传世书法作品,是用行草书写南北朝诗人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一共111个字。作品以以行楷书开头,慢慢的转入行草体相杂,点画圆和朴厚、笔飞墨舞,可见岳飞书法功底之深厚。

       【塞上齐翁按】此件应为109字,五言诗文20行,100字,款署9字。书写6字一页,诗文应为17页余2字,款署1页,应为18页。实际诗文缺4页24字,故现有14页85字。


       岳 飞 行 草 《 大 江 流 》


大江流日夜,客



心悲(业)未央。徒念

此处缺 “关山近,终知返”,“路长。秋河暑耿” 2页12字


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



雉正相望。金波



丽鳷鹊,玉绳低

此处缺 “建章。驱车鼎门”,“外,思见昭秋阳。” 2页12字



驰辉不可接,何



况隔两乡?风云



有鸟路,江汉限



无梁。常恐鹰隼



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廖



廓已高翔。绍兴八



年春三月岳飞




以下资料为塞上齐翁在网上搜集复制:

释文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译文
        大江日夜向东奔流,客心悲伤没有尽头。一路上怀念荆州直到
关山前, 猛回头觉得返回去的路很是遥远。天上的银河已经泛出了微微的曙光,凄冷的小水洲还笼罩在苍苍茫茫地夜色中。伸长了脖子远望着京城的房宇,对面的宫墙正好映 入眼帘。金色的月光洒在了京城的观阙上,玉绳星斜挂在宫殿的飞檐下。策马驱车来到南门外,不由得又想起昭丘南边的荆州来。奔驰的日月都见不了面,何况我与 西府的同僚们天隔两乡难得见?风云遮天还留有个鸟飞的路,可叹人间如长江汉水阻挡没有通行的桥。常常害怕遭受鹰隼的袭击,就像秋菊害怕严霜打落一样惶恐心 悸。寄言那些设下网罗的奸佞小人们,我已经飞到了寥廓的高空上!

       
        注释:
        谢脁曾为随王萧子隆文学。子隆好辞赋,谢脁深被赏爱,被长史王秀之所嫉,因事还都。脁于途中作诗寄同僚,叙恋旧之情。
       下都:指还金陵。京邑:指金陵。西府:指荆州随王府。新林:浦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未央:未已。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此二句言去都已近,去西府更远。
       耿耿:明净;  
       宫雉:宫墙;  金波:指月光;  鳷鹊:汉观名,在甘泉宫外;  玉绳:星宿名;  建章:汉宫名,   “鳷鹊”、“建章”都是借来称京室;   
       鼎门:《帝王世纪》:“成王定鼎于郏鄏。”皇甫谧曰:“其南门名定鼎门。”这里用来指建康的南门;   昭丘:楚昭王墓。在荆州当阳东。以上二句言驱车到都门,又思荆州。
       驰晖:指日。
       风云有鸟路:此二句言寥廓的空际不能限飞鸟。而江汉近地人却不能通。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此二句言在西府中常畏谗邪中伤,如鸟怕鹰隼搏击,菊怕严霜摧残。
       罻(音尉)罗:捕鸟的网。作者以鸟自比,以罗者比王秀之。末二句言今我远避,谗者无所施其计了。

       

       
       文赏析:
      永明十一年秋,从荆州随王府被召回下都建业时,写了这首诗。诗歌写沿途所见之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西府同僚和随王的留恋之情,同时透露出对奉召回京的疑惧和对前途的深重忧心。        这首诗采用比兴、比喻等手法来抒发忧愤交聚的心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诗中写道“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前一句把自己喻为飞鸟,把毁谤 中伤他的人比喻为“鹰隼”,生恐遭到暗算。后一句把自己喻为菊花,担心自己在严霜中枯萎。这两个比喻深刻地表达了诗人恐遭鹰隼之击、严霜之诛的忧惧心情。 最后两句“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则是他的期望。
       
这首诗格调高古苍凉,意境雄浑开阔,取景精准且寓意自然贴切,在物象精准的刻画中惟妙惟肖的熔铸了深刻的人生感受,既是沿途景物的实写,更是诗人在返京途中心路历程的再现,由此可见诗人景物提炼的深厚功底。

      

      
欢迎光临颐心文苑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