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先后任馆阁校勘、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福建路转运使,泉州、福州、开封、杭州知府。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蔡襄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忠厚,其书法源于二王,兼学颜真卿、褚遂良、虞世南,书风端庄古雅,在宋代书坛具有极高地位,备受欧阳修、苏东坡推崇。苏轼称其书:“追配前人者,独蔡君谟书,天资既高,积学至深,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蔡襄行书代表其书最高水准,欧阳修说:“君谟书独步当世,而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

从辈分论,蔡襄在苏、黄、米之上,而后世将他排于宋四家之末,缘由也许是他的书法个性面貌不及苏、黄、米突出吧。这也是他为当代书坛所关注取法较少的缘故,由于中庸,个性不突出,不容易把握特点以致不易学习。蔡襄书虽说个性不突出,但也恰是有别于其他几家的可贵之处。

学习其他三家书,因为有个性,规律易得,同时习气也易得。蔡襄书法深得虞世南书法遗韵——文气儒雅,多在字里行间发挥性格脾气。他深谙晋唐之法,尤其得王羲之精致典雅笔墨,又兼有颜真卿雍容格局,在宋代以尚意书风为主的书坛上,他的行楷书要从意韵论,当为温和儒雅,点线沉着精致、流丽婉畅、轻松悠然,这也是他在当时备受推崇的原因。

蔡襄《离都帖》

襄启,自离都至南京,长子匀感伤寒七日,遂不起此疾。南归殊为荣幸,不意灾祸如此。动息感念。哀痛何可言也!承示及书,并永平信,益用悽恻。旦夕度江,不及相见,依咏之极,谨奉手启为谢,不一一。襄顿首!杜君长官足下,七月十三日。贵眷各佳安,老儿已下无恙。永平已曾于递中,驰信报之。

此帖又名《致杜君长官尺牍》,乃蔡襄即将渡长江“南归”途中所书,追述离都(开封)行至南京(应天府,即今河南商丘,为宋朝的南京)而痛失长子,友人来信慰问,襄作此书答谢。

此帖通篇章法疏朗,行气流畅,笔法丰腴圆润处似颜真卿,清新爽利处似王羲之。结体深得王羲之爽朗雅逸之韵,用笔方圆兼施,以圆笔为多,摄取晋韵,兼容唐法。尽管此帖是叙述长子遭遇不顺,而节奏并非颜真卿写《祭侄文稿》那样枯润相间大起大落,而是没有火气、燥气,文质彬彬,平静舒缓地道来。

通篇用笔结构十分值得揣摩,其中运用颜体特色的笔法结构颇多,如“自、南、用”的折钩沉着浑厚,“南”结字空间有别于二王,空白大,开张疏朗。诸多字用笔化二王的方切爽利为圆融内敛,如“祸、书、见、谢”等字,尤其圆润温和,中锋用笔贯穿始终。

蔡襄书法另一个高超本领则是瘦劲洒脱的缠绕,这在临摹上要求毛笔要锋利并要有较高的控笔能力,提笔拉线,清爽刚健,如“寒、不及、手启、各佳安”等字。

曾锦溪临《离都帖》

临摹此帖还应注意在结构空间的处理上,蔡襄运用了诸多收左放右手法,如“寒、起、奉、为、不、长”等字。此帖的书写上也十分注重笔画之间的呼应,诸多字运用了实连,并兼用草书,以表现整体的婉转流畅美。在上下字的连笔方面,蔡襄很讲究变化,如“七日”似断还连;“殊为”斜线实连;“动息”连带中富有提按轻重变化;“不及”用笔尖端拉细线斜连。诸如此类连笔甚多,要注意把握连笔之间角度、粗细、提按的变化。

蔡襄书法在宋代被评为第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却被人们认为缺少创造性、写意性,格局气象不大、个性面貌不强,而不受关注,在当今学习取法者不多,这也是当代书法追寻丰富、热闹和视觉冲击力所致。在浮躁的生活节奏下,品赏临摹积学致深、笔法精妙、温和典雅的蔡襄书法,可以在生活中注入一缕淡雅之风。

曾锦溪以蔡襄笔意创作的作品

( 文 / 曾锦溪,原标题《“蔡襄<离都帖>临摹》)

《宋四家尺牍精选》(全4册)

清晰原作再现

笔画清晰、字字珠玑

附简体旁注帮助领悟

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宋四家尺牍精选,全4册 ¥118 购买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