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里巎巎[náo](1295-1345)蒙古族(康里部),元代著名少数民族书法家。字子山,号恕臾。因其祖父随元世祖征战有功,子山后人内廷,当过文宗、顺帝的老师,后升为奎章阁学士院大学士。书法与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齐名,世称“北巎南赵”。

▲康里巎巎 跋赵孟頫《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康子山在当时书名显赫,《元史》本传称他擅长真、行、草书。《书史会要》甚至说:“评者谓国朝以书名世者,自赵魏公后便数及公也。”康子山楷书学自虞世南,行草学钟繇,其书雄奇豪迈,充分体现了北方民族豪迈刚毅的性格。子山章草尤负盛名,在元末影响颇大,饶介、危素均拜他为师。他的传世墨迹有《柳宗元梓人传》《张旭笔法记》《唐人绝句诗》《杜秋娘诗》《李白诗》《临十七帖》《跋定武兰亭帖》《跋化度寺碑》等。子山写书,非常迅疾。

▲康里巎巎 唐人草书诗书卷之《李白古风诗卷》

▲康里巎巎草书诗书卷之《唐人绝句六首》部分

▲康里巎巎 草书诗卷之《自作秋夜感怀七言古诗》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他的大多数作品,运笔得法,行笔虽疾速,但因他将今草、古草笔法相结合,使得字字笔笔皆相呼应,不会显得单调乏味。这在他的《李白诗》等作品中有充分的表现,作品提按变化很大,多用章草笔法,笔画的轻重粗细变化分明,显示出指腕的起伏和灵活。字的结构,也鼓侧与平正相互结合,从而增加了韵律和动感。也难怪瞿智称誉道:“子山平章书,似公孙大娘剑器法,名擅当代。… 展玩如秋涛瑞锦,光彩飞动,可谓妙绝古今矣。”

▲康里巎巎 《跋定武兰亭帖》

▲康里巎巎《跋化度寺碑》

康子山的楷书,仅在《跋定武兰亭帖》中有4行、《临十七帖》后有2行、《跋化度寺碑》有5行。其书结构修长,略呈鼓侧而不失沉稳,有虞世南书外柔内刚的风采。

康里巎巎《草书临十七帖页》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他的行草得益于王羲之,但康子山临王羲之书,多得其心法,不太注重结构。其临十七帖与宋榻馆本十七帖相比,可见其矫健纵逸,虽说是临,其实有很大的创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