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
有元代,康里巎巎与赵孟頫并称为“南赵北巎”,在元代赵孟頫书风一统书坛的境遇之下,其以遗世独立、迥异时流的书风确立了在元代书法史的地位。康里巎巎博通群书,擅楷、行、章草及今草书体,楷书师法颜真卿和虞世南、行草书师法魏晋及章草、怀素等,他善悬腕作书,行笔迅急,笔法遒媚,转折圆动。
书法作品欣赏
巎再拜奉记 彦中州判贤友执事者,范涣卿所寄来绒大二
帖,已领。前所托者望付便人来,甚幸。更望二香卓,其一小者高尺余,欲几榻间放;其一大者,高博尺四尺可
也。得坚实素木为之,妙!复望惠及诸样海味,有便寄下。辄恃
知爱,故尔叨喋,仍恕干烦也。巎再拜。
汉文化情结
作为一位少数民族艺术家,康里巎巎生于书香世家,长于元代宫廷,而后又顺利进入元代宫廷文化机构——奎章阁,康里巎巎很自然地承传着汉文化的精神因子。
元末二帝的汉文化素养、与赵孟頫的师生情缘、奎章阁的书画鉴藏活动、文人间的彼此交游、康里巎巎任职奎章阁与宣文阁时期对接受汉文化所呈现出的积极态度,主要体现在他的书法观念之中,以及直言进谏、复兴科举、编修三史等一系列文化行为之中,这都强化了康里巎巎的汉文化情结。
由此康里巎巎与汉文化之间也产生了相应的互动,自小接受汉文化教育的康里巎巎塑造了他公而忘私、正直凛然的高尚品格;力排众议,保护奎章阁,使奎章阁的艺术生命得以延续,托名宣文阁继续存在;同时,在中原传统的汉文化和元朝蒙古文化所构成的元代文化的基本格局中,身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康里巎巎将中国书法加以继承、创造,又曾三下江南,进行书艺交流,鼓励汉文化发展,这一历史事实也折射出元代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包容精神。
,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