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密码·书法篇
为什么在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中你会看到一些“错别字”?
为什么赵孟頫所书《秋兴八首》只是摘录了四首?
为什么赵孟頫对曹植的《洛神赋》情有独钟?
……
赵孟頫
赵孟頫是元代最伟大的书画艺术家,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拥有崇高的地位,他与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他是元朝冠绝一代的艺术家,后世对他的评价却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有人抨击他以宋朝皇族后裔的身份仕元,大节有亏;有人则认为他是元代艺术的集大成者,对于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我认为,对赵孟頫的评价,应该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处境。如果缺乏共情体验的思路,你很难体会赵孟頫翰墨丹青背后的隐衷。只有把握了他独特的身世和他进退两难、冰炭满怀的难言之隐,才能真正读懂赵孟頫的作品,也才能解开他作品背后的种种谜团。
“错别字”背后的故事
在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中,有些字存在缺笔的现象,看上去像是“错别字”。例如在他早期所写的《秋兴八首》中,“匡衡抗疏功名薄”的“匡”字缺了最下边的一笔。这是怎么回事呢?
赵孟頫《秋兴八首》
其实,稍稍具有古代文化常识的朋友都不难想到,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这是在避祖先的名讳。就像《红楼梦》中林黛玉在写到“敏”字的时候故意少写一笔,也还是为了避免犯了母亲贾敏的名讳。当初赵孟頫被征召至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接见,并问他:“你是太祖的子孙,还是太宗的子孙?”赵孟頫回答说:“臣乃太祖十一世孙。”忽必烈又问:“太祖行事,你都知道吗?”赵孟頫连忙谦虚说自己不知道。忽必烈说:“太祖行事,多可取者,朕皆知之。”赵孟頫饱读诗书,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先祖赵匡胤的事。他这样说无非是韬光养晦,一则不愿在忽必烈面前卖弄学问,再者,作为大宋开国君主的后代,仕元之举本身就有些不尴不尬,怎么好意思在皇上面前卖弄先祖。另外,这也算给忽必烈一个显摆的机会。可谓用心良苦。在他63岁时所书楷书代表作《胆巴碑》中,提及龙兴寺的佛像,有“宋太祖伐河东,像已毁,为之叹息。”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表明了他对先祖事业了如指掌。
赵孟頫《千字文》
《秋兴八首》毕竟是赵孟頫早期的作品,后来,赵孟頫在书写《千字文》时,再遇到“匡”字,也还是采用减笔的方式,只是这一次减省的是顶上一横,整个字看上去更舒服了。
赵孟頫《千字文》
此外,他在写“德”“與(与)”等字时也都进行了减笔处理。例如《千字文》的“德”字,省去了“心”上的一横,“與”字则是用行书的简化手法来处理。因为他的十世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二儿子赵德芳,他的父亲是赵與岩,每次写到这些字他都会采取减笔方式进行避让。不了解这些情况的读者,会以为他是在写错别字呢。
《秋兴八首》为何只录四首?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秋兴八首》是赵孟頫早期的作品,写的是诗圣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四首,该卷书于元初至元十九年(1282)前后,作者时年二十八岁左右。
除了上文我们提到的“匡”字的写法,这幅作品还有几个耐人寻味的疑点需要解释。他在文末写道:“右少陵秋兴八首,盖古今绝唱也。沈君以此纸求书,因为书此。纸短,仅得其四耳。子昂题。”也就是说,由于沈君提供的纸长度不够,他仅能抄录四首。问题是,既然写不了八首,为什么他没有按照顺序只录前四首呢?为什么在写完前三首之后直接跳过四、五两首,而抄录了第六首呢?这里我们找来原诗读一下,便不难得到答案。
秋兴·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秋兴·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其四”中“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感慨的是“安史之乱”后唐朝都城长安的惨状,这一幕跟宋朝灭亡何其相似。“其五”中“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对于前朝的念念不忘。当时元朝已经立国达十年之久,虽然赵孟頫作为宋宗室遗族一直没有出仕,但他不能不顾及文字本身的暗示意义,这样的句子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毕竟过于敏感。因此,他在写完前三首之后,跳过了第四首和第五首,直接抄录第六首。
赵孟頫《秋兴八首》
秋兴·其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虽然还是免不了伤感之情,但政治色彩显然没有那么浓郁了。因此,在解读文本时,我们不仅要看作者写了什么,还应看他没写什么。
赵孟頫《秋兴八首》
其实亡国之痛造成的巨大影响,在他的笔下还是有所体现,尽管这种体现格外微妙且含蓄。例如《秋兴·其二》中“每依南斗望京华”这一句,通行的杜诗版本是“每依北斗望京华”。创作“秋兴”八首的时候,杜甫身在夔州,夔州位于唐都长安以南,他依“北斗”望京华是顺理成章的事。而对于赵孟頫来说,他抄这首诗的时候身在湖州吴兴,南宋虽已灭亡,但作为亡宋遗民心念旧都杭州,杭州在湖州之南,所以他说“每依南斗望京华”,曲折隐晦地表达亡国之痛。好在元朝贵族多不了解汉文化,元朝也没有像清朝那样深文周纳地大兴文字狱,否则仅凭此一句就能抓住赵孟頫的把柄。
赵孟頫《秋兴八首》题跋
40年后,也就是1322年,老年的赵孟頫再次见到这幅字,重题其上:“此诗是吾四十年前所书,今人观之未必以为吾书也。子昂重题。至治二年正月十七日。”完全是一种“不悔少作”的态度,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对这件作品的重视。
重写《吴兴赋》的用意
有意思的是,赵孟頫不仅重题旧作,还会重写旧文,著名的《吴兴赋》就是他在20多岁时写的文章,时隔20多年,47岁的赵孟頫重书此文,字里行间包含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赵孟頫书《吴兴赋》
《吴兴赋》是赵孟頫书法作品中的得意之作,书于元大德六年(1301年),是他中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吴兴赋》原文是他在20多岁时为赞美自己的家乡吴兴所作。文章从吴兴的“势雄乎楚越”的山川形势写起,历数各个朝代“风流互映”的名士显宦,描述丰富的“土地之所生”,极言家乡的富庶之状,最后叙写因兴文教而致“家有诗书之声,户习廉耻之道”的文明隆盛,落笔于“以仁义为化,礼乐为政”的题旨。
即使在南宋灭亡之际,赵孟頫仍然相信文化的力量,也就是说,相对于政权的存续,文化乃至文明的力量具有更为永恒的价值。因此,他在《吴兴赋》中对于故乡山川风物的讴歌,对于人才辈出的礼赞,就有了更深层的意义。
重写的目的也不言而喻,赵孟頫试图用这种方式向那些指责他变节仕元的人表明心迹,自己在青年时期就有着浓郁的家国之思。作为宋宗室,赵孟頫被征仕元本身虽然在世俗的眼中是一种“变节”,但对于整个华夏文明的传承而言,赵孟頫确信自己的价值会被后世认可。
今天我们无法想象,没有赵孟頫,对于元代文学、书法和绘画会是何等巨大的损失。
情有独钟《洛神赋》
除了那些奉命书写的庙碑之外,我最关心的是赵孟頫所写的那些文学史上的名篇,除了早期的《秋兴八首》,最著名的当属《洛神赋》。今天传世的赵孟頫所书《洛神赋》多达六个版本。从1297年至1319年,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赵孟頫一次又一次书写《洛神赋》,这背后的心理耐人寻味。
赵孟頫《洛神赋》
众所周知,《洛神赋》是曹植的千古名篇,关于其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曹植为了曲折表达自己对嫂子甄后的爱慕而不可得的情怀;也有人认为是曹植向其哥哥魏文帝曹丕刨白心迹的作品。我认为,这完全是历代吃瓜群众的附会。对古文立意的猜度不必用力过猛,就字面意思而言,他完全可能是对自己亡妻崔氏的悼念。他跟崔氏情感甚笃,崔氏去世多年之后,曹植都没续正室,他通过这样的文字表达怀念之情再正常不过了。当然,中国文学自屈原开始就有借美人香草表达理想人格的传统,曹植也许是以《洛神赋》来表达对自己的人生理想追求而不得的苦闷。基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赵孟頫对这幅作品乐此不疲地反复书写的内在心理。如果说,早期赵孟頫书写《洛神赋》带有人生抱负得不到实现的苦闷;后来,在爱妻管道升死后,1319年,他再一次书写《洛神赋》,包含着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管道升是他生命中的灵魂知己,书画俱佳,她那首《我侬词》更是脍炙人口: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堪称浓情似火,感人至深。
《趵突泉诗》中的终极谜题
相对于《秋兴八首》《千字文》《洛神赋》等抄录前代文人佳作的作品,赵孟頫自己写的《趵突泉诗》则更能直接地展现他的精神世界。
赵孟頫《趵突泉诗》
《趵突泉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原文如下:
趵突泉诗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澜声震大明湖。
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
右二题皆济南近郭佳处,公谨家故齐也,遂为书此。孟頫
这首诗应该是赵孟頫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所作。它吟咏的是号称“天下第一泉”的济南名胜“趵突泉”。其中“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澜声震大明湖”这两句最有名,脱胎于杜甫《登岳阳楼》:“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这一句则出自《楚辞》,屈原《渔父》中有云:“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尘土”一词,表达了赵孟頫对于尘劳羁锁、官场劳碌的厌倦之情,而“冰雪满怀清兴孤”则表明了自己高洁的气质和像屈原那样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节操。
趵突泉“泺源堂”
需要指出的是,这句“波澜声震大明湖”在《赵孟頫集》中是“波涛声震大明湖”。至今济南趵突泉公园“泺源堂”的门柱上后人题写的对联还是这两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这说明,当初创作这首诗时,赵孟頫写的是“波涛”,后来他写给周密时,也许是记错了,把“涛”写成了“澜”。这种情况在中国文学史上屡见不鲜。毕竟“涛”和“澜”两个字还是有区别的,“涛”显示了水花翻滚的样子,“澜”则指的是大的波纹。考虑到趵突泉汹涌的水势,用“波涛”显然是更准确的,这就是为什么无论《赵孟頫集》还是趵突泉景区都采用这个版本。有意思的是,有些好事者念念不忘“波澜”版,于是在趵突泉旁边建造一个“观澜亭”,也算是给这幅书法名作一个交代吧。
趵突泉“观澜亭”
赵孟頫在题跋中说“右二题皆济南近郭佳处”,很清楚地表明他当时写了两首吟咏济南名胜的诗,后来的收藏者把整卷作品截成两段,如今传世的只有这首“趵突泉诗”。另一首是啥呢?是大明湖?是千佛山?还是华不注山?我们尚不得而知。由于那半截作品已经不复存在,而《赵孟頫集》中也找不到吟咏济南名胜的另一首作品。这似乎也成了赵孟頫为我们留下的一个难解的谜题。
文/溪桥步月 作家 学者 代表作《非常鲁迅》
本文乃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学习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