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苏轼(款)《墨竹图》,54.3×33厘米,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自苏轼而至元四家,墨竹之风大兴,竹常被文人高士用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有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墨竹成了书、画、道的综合体,成了人格、人品的写照,寓意兴寄愈益丰厚。此作笔法谨严有致,具潇洒神态。
此图由顾洛阜(John M. Crawford, Jr)购于中国,1988年捐赠给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项元汴题签:“苏文忠公墨竹。项墨林珍藏。嘉庆元年重装于真吾书屋。写十三经室珍藏。”
自跋: 东坡居士,绍圣元年三月作。
该文章所属专题:苏轼书法
周浚霖隶书题跋苏轼《墨竹图》
周浚霖(1833-1868),字歧山,初名鸣瑞,别号濠园词客。番禺人。有《周歧山诗词遗草》二卷,其中《一品花楼诗馀》一卷,收词二十六阕,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该文章所属专题:苏轼书法
清代著名书法家沈史云题苏轼《墨竹图》
沈史云,广东番禺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入翰林院,改庶吉士,授编修,后加侍读职衔。曾先后九年任越华书院、应元书院院长。清代著名书法家。
该文章所属专题:苏轼书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