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祠堂。

于谦诗作书法作品。

《明朝救时宰相于谦》一书。资料图片

在开封这座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上,不仅孕育了众多的文坛巨匠,还有数不清的清官廉吏。在宋王朝时期,文有“廉洁公正”包青天,武有“一门忠烈”杨家将,而到了明朝,这里又出现了一位文武全才的清廉官员——于谦。

于谦不仅率军抵御外族的侵略,还曾连续18年在河南、山西担任巡抚。在督抚河南期间,他在开封整治贪官污吏,治理黄河水患,大力发展生产,体恤民情,救灾扶难,受到河南人民尤其是开封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少年大志吏治不凡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现代学子求学路上必读的一首诗作,其作者为明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于谦。于谦祖籍河南考城(今兰考),后迁山西云中,再迁苏州、杭州。在他7岁那年,路过的一位僧人就叹其“他日救时宰相也”。17岁那年,于谦写下了上面这首著名的《石灰吟》。

于谦少年时期就勤勉好学,因15岁就考中秀才而闻名乡里,24岁时举进士。主考官左春坊、大学士杨士奇、侍读周述等人很看重于谦的学识,甚至以“国士”相待。于谦入仕后,于公元1422年选授山西道御史。次年年初,他任京都监察御史。不到两个月,他奉吏部调遣,被派往广东调查官军的功过。在到达目的地后,于谦令各路官军到衙府开会,令各将官把军士名册据实上报并将库银清点明白。经查证后,于谦对那些功劳虽小但不扰民害民的军士加以犒赏,严加惩处那些功劳大但给地方造成危害也大的军士。这一举措,得到皇上和当地百姓的称赞。

吏治能臣于谦的治理才能在其任山西、河南巡抚期间,也有一个很好的体现。当地社会治安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建立了一整套惩治、防范体系,有一个故事颇能证明。因为于谦常往返于太原、开封之间,或牵马坐辇,或行船黄河水中。由于于谦在治安方面的威望,使两省父老皆赞之,就连盗贼之徒也很怕他。一次,他巡视于太行山区,山里的盗贼一听于谦到来,吓得纷纷逃跑或藏匿起来。

公元1426年,宣宗朱瞻基登位不久,其叔父朱高煦反,皇帝亲征,特指定于谦从征。高煦出降,皇帝命于谦宣读其罪状。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高煦伏地战栗。皇帝大悦,班师而还。公元1428年,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荐顾佐接替刘观为右都御史。顾佐对僚属极严,为了整肃吏治,处理御史30多人,唯独推荐于谦为江西巡抚,可见于谦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足见于谦具有清正廉洁的气节和能主政一方的能力。

巡抚河南、山西体恤百姓

公元1430年左右,河南、山西等地灾荒不断,内阁奏议,需派能臣去巡抚。内阁奏议上达后,朱瞻基亲书“于谦”名,送交吏部。于谦随即被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兼巡抚河南、山西都御史。越级提升,于谦为明朝第一人。也是从这时候起,于谦在河南、山西连任了18年巡抚。

时年32岁的于谦轻车简从上任开封后,即着衙役在府衙大门两旁树立两块匾牌,上书“求通民情”“愿闻利弊”8个大字,以示政声。此后,他每次下乡察看民情,都和颜悦色地同百姓谈心,嘘寒问暖,多方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生存状况。一旦遇到灾情,他立即上报,尽力维护老百姓的利益。

一次遇山西、河南饥荒严重,他不仅同百姓商议向富裕农户平价籴米之策,还做出了一系列大胆的决定:不仅把朝廷下拨的银两从速发放到晋、豫两省各府、州、县灾民手中,还在发现富豪、奸民坐视饥民不与平籴者,或富豪威逼饥民用救灾钱偿还往日旧债者,请百姓从实举报,将重罚不恕、重治不贷。对凶荒之年百姓收养遗弃子女的,官衙在秋收后将为其补偿。赈灾期间,官府会向每“里”放粮四石,令4人押一大缸粥饭,放置道路交叉口或穷困村落之处,让饥民充饥。于谦将这些“告令”书写数百张,张贴于大路道旁。

他还鼓励富余农户踊跃捐献自家粮食,救济灾荒。这样的政策也得到了当地富农的支持。河南富民赵守贤首先到府衙将家中全部资产捐献出来,此后一个月,河南相继有高从善、刘德洪等纷纷捐献巨资。山西有杨有年、王永、李文科、邵承芳、朱朝卿等纷纷捐献巨资,使灾民顺利渡过灾年。于谦这种处处为民着想、体恤百姓的做法值得后世学习、发扬。

治理黄河留名开封

主政河南期间,于谦对黄河决堤的危害认识尤其深刻。他在任职河南、山西巡抚的18年中,大的溃决就有两次,死亡百姓、损毁民房无数。为此,于谦也曾苦思良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黄河,在治黄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传,一日于谦到黄河视察水情,恍惚间碰见一鹤发老人。于谦就上前问:“黄河多次泛滥,危害百姓,有何办法?”老者答:“要除水害,人神合力,厚筑堤防,请来铁犀。”言毕,老人飘然而去。于是,于谦决定建寺庙供奉河神,铸铁犀以镇河妖。公元1446年春,于谦召集官员,命令工匠铸造大铁犀,并撰写《镇河铁犀铭》铸在铁犀背上。

为了赶进度,他命人在府上垒起3座大炉,和工匠们一起熔铁灌注,夜以继日赶工期。大铁犀铸成那日,搬运铁犀的队伍浩浩荡荡,人数成千上万。之后,众人把铁犀安放在回龙庙的座基上并奉香叩拜,祈求“万古黄河佑安澜”。

据史料记载,回龙庙在城东北的黄河南岸大堤旁,三重院落,故址现在北郊乡铁牛村。镇河铁犀就安放于庙中,坐南朝北,面河而卧,虎视着波涛翻滚的黄河。如今,回龙庙已经无存,而铁犀尚在。196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将镇河铁犀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出专款加以修缮,以供世人观光瞻仰,现已成为黄河边上的一个旅游景点。从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于谦的丰功伟绩。

为遏制黄河水患,“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为了加强黄河防灾,他多次下令加固加高护黄大堤,按“里”设立一“亭”,选出得力人才为“亭长”,赋予其权力,专职负责监督修堤事项。为防止黄河决口,他多次亲临黄河视察,察看水情,制订方案,严加防范。在农闲时,他下令民众积蓄青柴、芦草、石块并运至近水险情之处,以备堵塞决口应用。这项措施,对当时治黄防患于未然、保护人民财产生命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修筑黄河大堤的同时,于谦还依据开封西北高、东南低的总地势,决定在开封西、北、东三面筑建护城大堤,护城堤距开封城墙1.5公里至5公里不等,护城堤总长约40公里。为了更好地防护河堤,于谦下令在堤上修建护堤房屋数十处,供护堤人员居住。与此同时,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于谦看到黄河岸边黄沙滚滚、道路漫漫,往来商旅竟无消歇之处,时常有行人中暑而亡,很是痛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谦下令在千里黄河大堤上和堤旁的村落里,“种树凿井,榆柳夹道,道无渴者”。这一举动为百姓纷纷称赞、津津乐道。今开封城北柳园口乡黄河滩区柳园村的形成,据说同于谦治理黄河过程中留下的柳树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

民族英雄含冤而死

于谦不仅在治吏、治黄上声名卓著,他还是一位为国奋战的民族英雄。

公元1449年,北方游牧瓦刺贵族也先进攻明军。在“土木堡”战役中,50万明军土崩瓦解,英宗被俘。在此危难之际,于谦升任兵部尚书,担负起保卫京都、提升军备的重任。同年10月,也先挟英宗率大军直达京都附近,于谦亲率22万官兵分九门把守,经过5天5夜的誓死拼杀,这场京都保卫战以完胜结束。

公元1450年,代宗朱祁钰登基,称景帝。同年10月,英宗被放回京。公元1457年,趁景帝病危,宦官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发动了“夺门之变”,英宗复辟,改年号为“天顺元年”。一个月后,景帝驾崩。于谦和大学士王文等数十人旋即被捕入狱,4天后于谦在京遇害,时年60岁,史称“行路嗟叹,无下冤之”,后葬于西湖畔之三台山麓,与岳飞之墓遥相呼应。

于谦在京遇害的消息传到开封后,无数百姓无不为之痛怜。同年在铁牛村的回龙庙旁建立了一座庇民祠,以彰显于谦在开封治河爱民之德。公元1489年,皇帝赐于谦“特进先禄大夫”“柱国”“太博”,并赐谥号“憨肃”,赐在其墓建祠堂。明万历年间,皇帝又进一步改赐其谥号“忠肃”,后在杭州、山西、河南均建有祠堂,几百年来人们恭祀不已。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