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敏 张铉)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滁州学院琅琊校区南墙外侧发现一座三人合葬墓,墓中文物散落民间。我们在朋友处见到此墓葬墓志一合,墓主人为明朝人于瑾。墓志为石灰石质,篆盖及志文皆全,方形,边长6O厘米,厚85厘米,39行,满行43字,共1541字。于瑾及其子于鏊墓志在传世明代别集中皆有收录,本文将对这两篇墓志铭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于瑾、于鏊墓志铭校释

于瑾墓志作者吕柟(1479—1542),字仲木,号泾野,陕西高陵人,谥文简。明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正德三年状元,授翰林院编修,累官南京礼部右侍郎。有《泾野先生文集》、《泾野子内篇》等著作十余种传世。

《泾野先生文集》版本有二:一为嘉靖三十四年于德昌刻三十六卷本;一为万历二十年李桢刻三十八卷本。后者卷三十三收录于瑾墓志铭,题为“明封御史南溪于先生暨配孺人庄氏周氏墓志铭”(见附图一)。现以出土墓志铭为底本,以万历本《泾野先生文集》参校,录墓志铭全文于下:

明赐按察副使服色封文林郎广西道监察御史南溪先生于公暨配赠孺人庄氏封孺人周氏之墓

明赐按察副使服色封文林郎广西道监察御史南溪先生于公暨配赠孺人庄氏封孺人周氏墓志

赐进士及第通议大夫南京礼部右侍郎前国子监祭酒翰林院修撰佥经筵讲官同修国史高陵吕柟撰

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南京户部右侍郎前都察院右佥都御使古熊袁宗儒书丹

赐进士第通议大夫南京大理寺卿前巡抚大同辽东地方赞礼军务督察院右副都御使京口王潮篆盖

封御史南溪先生于公者,系出扬州仪真县。国初编伍镇江卫,寻调滁州。于至讳和者,遂籍于滁,生子能,号椿轩,配蒋氏,寔生先生,贵州按察使鏊之父也。先生讳瑾,字孟玉。生正统丁卯十月二十四日,行年九十有一岁,至嘉靖丁酉四月十九日,终于正寝。

先尝登堂一拜,风神如仙,世鲜有寿如此高等者也。所生男子四人,女子子二人,孙男子十有五人,孙女子四人,曾孙男子六人,曾孙女子七人,将来且未艾,世鲜有子孙如此众多者也。

滁之西南林壑殊美,醉翁、丰乐诸亭峙焉,酿泉泻出于两峰,会潴于城南,实经其别业,清澈洞底,先生因自号日南溪。然既以鏊贵封御史,复承恩诏获膺副使服色,豸冠金紫。游乐林泉,乡山生辉,乃又有冏卿韩阳信、毛砺庵、潘竹涧诸公,觞咏其间。而少卿无锡思泉吕公举乡会以淑滁俗,慕先生行谊,礼庐敦请,以为会长。滁之乡饮大宾或缺,州守陈君躬聘先生,辞逊弗获,乃一就之。阅数岁,辞以觔力不能为礼,世鲜有安处善乐循理如此其久者也。洪范五福,先生其殆有之乎?

初先生既捐儒学,因治家人生产业作,偕其弟琇同心戮力,夙夜经纪,家是用振,凡乡中有患窘者必周之。有争辩来质决者,必为之释白,各服其心,不以烦诸官理。癸未岁凶,饿莩枕籍。乃命子敷收殣行尸,冢于城南隙地踰数百人,不以为厌。其友于厥弟久而益笃,兄弟年皆逾八望九矣,犹同爨食不索居,人率称难。方鏊之举进士也,即戒谕之日:“廉、勤士之大节,尔将有服官政,宜图称厥职,无事利禄。”寿跻九褒,预告子孙辈,慎勿受贺,劳人戕生,非所愿也。州守林君函文以辩,始肆宴乐,家众咸萃,五世罗拜,滁人以为美谈。然则先生之获有多福者,岂偶然哉?初先生生而端严,不同群儿,乃复醇悫不诡,航诵书史,已被督学御史选中州庠弟子员名,会为他吏所梗,不果儒籍。邻有恶少,怙势陵轹,里中咸被其虐,尤毒于于氏,行路皆弗平。先生怡然容受,百不一辩,计将择处里仁以避凶焰。未几其人客死。夫当其时他吏梗为有权,恶子孙蕃且贤,如此其盛也,岂不足以为为善者之劝哉?《易》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于南溪于氏又一验之矣。

配庄氏赠孺人,滁隐君敬之女,端壹恭勤,谙晓大体。隐君家裕而其配适逝,诸子多不立,独钟爱孺人,俾暂摄家 ,孺人委屈调护,卒全其天性之懿。及归先生,相爱以礼,虽遇臧获,亦皆有恩。井臼中馈,诸苦辛事,皆身亲任之。孝侍舅姑,得其欢心。姑性严肃,尝喜谓椿轩公曰:“吾家得人矣。”凡诸内务一以委托,视如己女,姑尝有疾,孺人躬视汤药,夜祷北辰,求以身代,乡人以比崔山南母事唐山夫人云。乃成化癸卯七月十二日卒,距生景泰庚午五月十五日,寿三十有七岁。

先生乃继配周氏封孺人者也,性禀慈谅,少失父,敬育于母嫂,端处闺阁,专艺女工,亲罕覩其面。及归先生,动循礼度,家指日繁,绰能料理,善处妯娌,久无间言。鏊方弱冠,尚未有室,抚存教训,不异劬劳。乃嘉靖庚寅九月二十四日卒,距生成化丙戌六月二十六日,寿六十有五岁。则夫二孺人者之淑德懿履,虽出生质姆教之美,然而孰非先生之刑于乎?

所谓四男子者,长即按察使,有大才未究其用。次鉴早卒,皆庄孺人出。次敷次效,并女子子二人者,皆周孺人出。女长适安璋次子舜臣,次适刘太守孙梦龙。孙男子十五人者,野亨、光亨、泰亨俱听选监生,成亨、节亨、贲亨、元亨、乾亨、坤亨、巽亨、吉亨、心亨、复亨、谦亨、中亨而节亨亦早卒。曾孙男六人者,世材州学生、世延、世建、世基、世德、世范。庄孺人于成化癸卯九月葬于冷水塘北祖茔,周孺人于嘉靖庚寅十二月葬于庄孺人之侧,至是鏊奉先生之柩合葬焉。以与予同年也,乃具状使子侄渡江以问铭,铭日:

猗嗟先生,素履孔遐。早开书史,继而艺禾。兄弟戮力,肇建厥家。或梗于吏,或侮于它。中岁未畅,百尔蹉跎。诞其诚敬,行业成嘉。孝友兼致,同居皤皤。乃周困窘,尤瘗行魔。宜尔有子,建廉访衙。利禄不宝,金紫纡华。冏卿为友,乡会恒酡。行年九十,耄期无差。曾孙百指,寿觞前罗。匪尔硕德,胡福有那。铭此贞石,以戒后衺。

于鏊墓志作者韩邦奇(1479—1556),字汝节,号苑洛,陕西大荔县人。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

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百三亦收录于鏊墓志铭,题《贵州按察使于公鏊墓志》,较为简略。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四十一收录《于鏊传》与墓志铭内容接近。我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苑洛集》为底本,以《国朝献征录》、《本朝分省人物考》中于鏊传记参校,将墓志铭全文录之于下:

嘉议大夫贵州按察使云心于公墓志铭

公余同年友也,精敏绝人。余同年三百五十人,张榜甫三日,公皆识其字,无遗一人。故其为士居官,声称异等,用不尽才,时论成惜云。

公讳鏊,字器之,号云心。于氏之先本扬之仪真人,胜国末讳彦成者徒籍于滁。洪武初,彦成伯子小乙从戎镇江卫,卒。从高祖忠嗣之,改编滁州。曾大父和来省,乐其土,遂家于滁。和生大父椿轩处士能。父号南溪,母庄氏,成化六年庚寅正月八日丁亥生公。

公生而灵异,少而颖悟。甫十九岁廪于州庠,弘治壬子应天乡试中式。春试弗第,卒业太学。历事刑部,留心律例。诸生或曰:“于子学养子而嫁耶?将备大人之事乎?”公曰:“《书》言‘典常作之师’,是祖宗创述精意,一代法程也,况今日历事乎?非昔国学诸生也。”正德戊辰,登吕柟榜进士,授户部主事。部送大仓银十数万给边,羡余数百,悉籍以付主者。嗣部檄主守徐州仓,以慎修闻。庚午时太宰以风宪重要,宜博选天下知名有效士充之,且以其事密付文选主事韩邦奇。两京部寺及府佐以下预选者三十余人,公为优荐焉。改授广西道监察御史,公有忧色,曰:“朋益之庆可荣而鼎重之胜可惧也。”而御史之声名乃著,通历三载,奏最。于是南溪翁封文林郎、监察御史,庄赠孺人,继母周及室余并封孺人。寻奉敕督长芦盐法,兼视河道。所至划弊剔蠹,风裁自持。时蓟贼杨虎等大掠河间诸郡县,势甚猖獗,公适驻沧。贼前驱,猝至城下。州守遁去,人情惶骇,莫为守,贼登城讙甚。公策贼众多胁从非得已者,服朱衣坐台中。台面城迩,贼从城上望见公,相戒曰:“毋惊动钦差。”果相率诣台门乞命。公谕以无留城中及杀人劫库,自非首恶并许自新,皆欢呼罗拜而去。公命吏数辈招降数百人,贼势孤,余凶就缚。后按巡宣、大,宗属、监军厮养诱胁大户,包纳而率干没,公私受蠹。公廉,知之诡,曰:“是多诈谲焉。”有帝胄、中贵不自爱重者,掩捕十数人,治其罪,勒限令偿,上下肃然,莫敢犯。踰年代还。有武臣献其妹侍武庙而凭籍宠灵,缘为奸利。公率众御史攻之,不报,抗疏再陈,至曰:“不韦进美姬而潜易秦,春申成李园而卒倾楚,明皇宠禄山而几危唐。”亦不报。左都御史彭公慎许可,独器公,令与张御史淮看详诸文字。会大理寺丞缺员,铨部欲拟公,公闻之,急白彭公言:“故事,官即等当以俸差,周御史伦实先于鏊,阶弗可越。”彭公叹日:“君可谓虞廷之吏矣。”丙子升浙江按察司副使。浙为大藩,狱讼繁剧,号难理,公治之易。初,孝丰土豪汤毛九等负险拒命,积岁不服,上命都御史张公津提兵克之。公与议协,有白金文绮之赐。壬午,今天子龙飞,覃恩臣下,南溪翁得与公服色,同进金紫。既升山东按察使初,余孺人卒,继室宣圣裔孙。及使命下,公引嫌求改适。考察,当路有啣 公弗狥者,为非语中之,遂调贵州。公曰:“吾拊心无怍已矣,人言讵损我哉?”欣然抵家,拜先陇,登堂称寿,召昆季姻友陈说平生,无几微见颜面。乃抵贵,贵俗故庞厚,又莫有挠者,公甚安之,尝曰:“得行其志者,其贵阳乎?”乙酉入觐,然公意亦倦游矣。遂致仕,时年五十有五。

南溪翁既八十,翁之弟率庵居士亦七十有七,皆白首康强。岁时,公率弟侄洎子若孙殆数百指拜阶下,人叹羡以为难得。公自筮仕至休致,一廉自持。比归,籯 无余赀。已而贵阳旧僚致前未支俸七十金至,付子弟令纲纪以赡生,家始日裕。乃买田左山上泉之麓,构屋其上,杂莳花木。义兴杭公淮额之曰“上泉庄”,因自谓“泉庄老农”,且为庄之十四景,各有标题,徜徉瞻眺,超然有舞雩之意。且曰:“景外之景,标题岂能穷哉?”寺、州时与公游,未尝辄有造请,郡公礼敬焉。南溪翁病,公侍汤药如少儿。既卒,敛葬虞祥一如古礼。比禫 ,则公年亦七十矣。与乡先生为清平会。公自里居,虽绝不干谒,然不忘拯世之志。凡有可以便民裨治者,必告有司,倾怀无隐。问学务精,诗文不事模拟而能道已所欲言,尤究心六书之学。平生精力健甚,几八十烛下犹能作蝇头楷书,众以为虽耋未艾也。乃丁未冬,病胃痛,药不即功,以今戊申春二月二十有八日卒于正寝,享年七十有九。

配余孺人、继孔孺人皆先公卒。子男九:长野亨,贡士,山东城武知县,奔讣哀痛感疾,后公百日卒,娶张氏。次成亨,先公七年卒,娶李氏。次光亨,大学生,先九年卒,娶王氏。次节亨,蚤卒。俱余出。次贲亨,孔出。次心亨,亦早卒。次复亨、中亨、永亨,俱侧室沈氏出。女四:自孔出者适滁州卫指挥同知谢承勋,自沈出者一字指挥佥事姚应祯,二未字。孙男四:曰世材、世延郡学生,茂而贤,克世其家、世建、世瞻(皆幼)。女十。曾孙男三:曰居厚、居默、居易。女二。贲亨等卜,以十有一月二十五日葬公左家山陇。世材以大参胡公状来问铭,铭曰:惟滁之阳,山有泉庄。山高千仞,上有凤翔。庄景奇绝,标题靡穷。徜徉瞻眺,有冠有童。昔我冠豸,实抱先忧。出持风裁,入献忠猷。我竭勤诚,世兮我遗。时哉后乐,万景俱宜。不忘拯世,有拂吾膺。吾岂寒蝉,嗤彼季陵。公年八十,黄发童颜。谓当百龄,遽尔贞还。公才则丰,公位靡亨。斯志斯铭,斯铭称情。

二、于瑾墓志铭的文物、文献价值

于瑾墓志铭作者吕柟时任南京礼部右侍郎、书丹者袁宗儒时任南京户部右侍郎、篆盖作者王潮时任南京大理寺卿,皆为正三品官员,又与于瑾长子于鏊为正德三年同榜进士,吕柟更是高中状元,这无疑增加了墓志铭的文物价值。

该墓志铭为近五百年前明代中期石刻实物,除篆盖“副使”二字略有残泐外,墓志铭保存完好。篆盖字体为小篆,书法严谨古朴且不失变化,两“封”字、两“人”字、两“氏”字的写法皆不相同。墓志铭书体为小楷,工整俊秀,一丝不苟。每字仅一厘米见方,近一千六百字整齐分布于约五十厘米见方的空间。除此墓志铭外,袁宗儒书法作品另有山东临朐歪头崮摩崖石刻,为其任山东巡抚兼右佥都御史时所作。

前文已述,该墓志亦见于万历本《泾野先生文集》,传世与出土两种墓志文献遂可互勘。首先,两种墓志铭的题目略有差别;其次,传世墓志铭无吕柟、袁宗儒、王潮三人官职信息;最后再排除通假字、异体字的因素,共得两种墓志铭相异之处二十三处,其中大部分可据出土墓志铭订正传世墓志铭错误。

三、墓志铭所载于氏父子交游

(一)于瑾交游

于瑾一生为布衣,其交游限于南京太仆寺及滁州地方官员。

墓志铭中“冏卿韩阳信、毛砺庵、潘竹涧”指韩荆、毛理、潘希曾。

韩荆,字廷芳,山东阳信县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十一年任南京太仆寺卿,嘉靖二年升南京太常寺卿,以工部侍郎致仕。

毛理(1452—1533),字贞甫,号砺庵,苏州吴县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正德十三年任南京太仆寺卿,累官郧阳巡抚。

潘希曾(1476—1532),字仲鲁,号竹涧,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正德十一年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十六年任太仆寺卿,历兵部左右侍郎。有《竹涧集》传世。

墓志铭中“少卿无锡思泉吕公”及“州守陈君”指吕元夫、陈则清(或陈璧)。

吕元夫,字仲仁,号思泉,无锡人,弘治九年进士,官至南京通政司左参议。正德九年任南京太仆寺少卿。

陈璧,字天瑞,浙江鄞县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同年任滁州知州,居五年,迁刑部员外郎。陈则清,字君扬,福建闽县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嘉靖二年任滁州知州,擢南京刑部员外郎,坐诬谪判台州,累迁至都御史,巡抚云南,卒于官。

墓志铭中“州守林君”指林元伦。

林元伦,字彝卿,浙江临海人,曾任延平府通判,嘉靖十五年任滁州知州。

(二)于鏊交游

于鏊为官多年,与同年、乡贤、太仆寺及滁州地方官员多有交往。

于瑾墓志铭参与者吕柟、袁宗儒、王潮为于鏊同年。吕柟曾于嘉靖十一年自南京北上时,拜访于鏊、于瑾,于瑾墓志铭有“先尝登堂一拜,风神如仙”之语。《泾野子内篇》卷十九“过江北行途中语”:“泾野子至滁州,同年于子言:‘张四峰家无田产,又无子息,乃更谪官远去,真可怜也。”

袁宗儒(?一1539)字醇夫,号静庵,河北雄县人。弘治十一年举人,正德三年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左侍郎。

王潮(?一1540)字应时,镇江丹徒人,正德三年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

于鏊墓志铭作者韩邦奇亦为于鏊同年,为吕柟榜二甲五十七名。于鏊被吏部推选为御史时,主事者即为韩邦奇。韩邦奇嘉靖七年至八年任南京太仆寺丞,与致仕在家的于鏊应有来往。于鏊逝世时,韩邦奇任南京兵部尚书。

于鏊任监察御史期间上司有左都御史彭泽,同事有张淮与周伦。

彭泽(1459-1530)字济物,甘肃兰州人,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兵部尚书。

张淮(1473—1535)字东之,河北南皮人,正德戊辰科进士,于鏊同年,授户部主事,并与于鏊一起被推选为御史,官至河南按察使。

周伦(1463- 1542)字伯明,昆山人,弘治十二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于鏊任浙江按察副使期间曾协助都御史张津镇压孝丰农民汤毛九起义。

张津(?一1518)字广汉,广东博罗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终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致仕家居时与南京太仆寺卿杭淮交游,杭淮题于鏊别墅“上泉庄”。

杭淮(1462-1538),字东卿,宜兴人,弘治十二年进士,累官右副都御使。嘉靖四年任南京太仆寺卿。有《双溪集》行世。

吏部尚书胡松为于鏊乡后辈,嘉靖二十二年胡松于山西参政任上被削职为民,家居十几年才被启用,于鏊去世后为之撰写行状。

胡松(1503-1566)字汝茂,滁州人。嘉靖八年进士,知东平州,迁山西提学副使。为当道所陷,斥为民,累官吏部尚书。有《胡庄肃公文集》传世。

四、据于氏父子墓志铭订补史实

于鏊前后为官十七年,参与若干历史事件,其墓志铭对相关史料可起到补充、订正的作用。于瑾墓志铭亦可对明代滁州地方史实起到订补作用。

(一)明盛仪《嘉靖惟扬志·人物志上》:“国朝乡举弘治乙卯于鏊,仪真人,贯滁州籍,进士。”明王同轨撰《耳谈类增》卷十四“于廉宪梦”条:“滁人于廉宪鏊弘治戊午南畿十名,上春官不第。”。

上二种文献一言于鏊弘治乙卯年(八年)中举,一言弘治戊午年(十一年)中举,皆误。于鏊墓志铭:“壬子(五年)应天乡试中式。”

(二)明方孔照《全边纪略》卷二:“(正德)十年,巡按于鏊劾奏太监宋彬……裨将郑恭……等。”方孔照将此事系于正德十年,误,应为正德九年。

于鏊墓志铭:“后按巡宣、大……踰年代还。”《明通鉴》卷四十六:“正德十年正月。庚辰,吏部尚书杨一清等言……皆不报。于是六科给事中李阳春,十三道御史于鏊等皆以为言,而给事中王良佐言尤切。”由《明通鉴》可知,正德十年正月于鏊已从宣府、大同回京,再结合墓志铭“踰年代还”之语可知,于鏊任宣、大巡按的年份为正德九年。

三)明盛仪撰《嘉靖惟扬志·人物志上》:“进士正德三年戊辰于鏊,字器之,贯滁州籍仪真人,授监察御史,升湖广按察副使,山东按察使。”文中“升湖广按察副使”与事实不符,于鏊墓志铭:“丙子升浙江按察司副使。”

(四)康熙版《滁州志·陵墓》:“于少保墓,讳泽,字文大。浙江仁和荐举。洪武初,兵、工二部主事,忤旨置滁,葬南孤山。以孙谦贵,赠典。详《仁和县志》。今子姓繁衍,自廉宪鏊以下,等仕籍十余人。国朝辛卯江南乡试二名祚讳皆其后。”

文中言于谦祖父于文大的墓在滁州,且于鏊家族为其后代。据于瑾、于鏊父子墓志铭,滁州于氏为元末明初南扬州仪征迂至滁州,早期祖先为于彦成、于小乙、于忠、于和,未提到于文大。所周知,于谦为杭州人,明代王直撰《侍郎于公墓表》所载于谦家族世系为于九思、于文大、于仁、于谦、于冕。看来于文大与南溪于氏并无直系血统关系,但滁州、杭州两于氏家族又似乎不无关系。2008年4月10日《扬州日报》中《明代英雄于谦祖籍在仪征》一文:“于氏最早的祖先是北魏的将军于瑾。宋朝时金兵南下,北方的汉族人大批迁徙到南方。于氏家族共有一两千人从山东、河南一带避难到仪征八字桥于家营。这样大规模的迁徙表明,当时于氏也是个名门望族。后来因为家族衰败,分出各个分支。其中,于谦的祖父就是在这个时候迁到了杭州,所以,于谦也是于氏大族在仪征分出的支脉族人。”两于氏家族祖籍皆为扬州仪征,《滁州志》又将于鏊称作于文大的“子姓”,我们猜测两于氏家族应为同宗。《滁阳志》并没有于文大墓的记载,于文大如确亡于滁州,于仁及显贵的于谦也会将其改葬杭州的。所以我们认为滁州于文大墓可能为衣冠冢。

(五)《滁阳志-列传》:“于鏊,……究心六书之学,著有《六书本义》。”

康熙、光绪两种《滁州志》承袭此说。于鏊墓志铭记载于鏊善书法,精研六书之学。如有著作《六书本义》,总结其一生的墓志铭应言及此事。《郑堂读书记补逸》卷八:“《六书本义》十二卷,明正德己卯于器之刊本。此本为正德己卯于器之所重刊,盛端明为后序。”《滁阳志》将于鏊刊刻的著作当中其自己的著作了。

(六)《明代职官年表·提刑按察使年表》:“嘉靖二年山东于鏊,正,丁卯,廿五,致仕。”该表言于鏊于嘉靖二年正月致仕于山东按察使任,误。于鏊墓志铭:“既升山东按察使初……考察,当路有啣 公弗狥 者,为非语中之,遂调贵州。……乙酉人觐,然公意亦倦游矣。遂致仕。”于鏊任山东按察使后,被“非语中之”,调至边远的贵州,于嘉靖四年致仕。该《表》亦缺嘉靖二年至四年间于鏊的任职信息。

注释和参考文献(略)

(所有转载的学术论文和其他文章不代表完全同意其观点,仅供研究参考)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