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真六草”,典出唐代李延寿《南史·王彬传》:”彬字思文,好文章,习草隶,与志齐名。时人为之语曰:’三真六草,天下为宝。’”《辞源》、《中国成语大词典》、《中华书法篆刻大辞典》等工具书对该词的释义均为”泛指各种书体”。这一解释不完整,没有涉及词条中”三”和”六”的含义。佟玉斌认为”三”与”六”可能指兄弟的排行。但《南史·王志传》中却记载”王志,僧虔次子也”。要证明自己的假设正确,就必须继续找依据。查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王俭传》和唐·李延寿《南史·王俭传》后终于证实了当初的设想。原来王俭”生而父僧绰遇害,为叔父僧虔所养”。这样一来,王僧虔亲生次子王志,按大排行就是老三了。经过反复研究考证,《诗书画印典故辞典》对”三真六草”的解释为:”南朝·梁·王志排行第三,善真书;王彬排行第六,善草书。故时人美称其兄弟二人的书法为’三真六草’。泛指不同书体的书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