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提示】焦俊先生用自己的彩绘艺术把于谦在杭州古迹生动地表达出来,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感受历史的沉甸,难得可贵!原文题目《何处更得此人——彩绘于谦在杭古迹》,本转载时文字内容有删减。

于谦是明代的著名清官、民族英雄,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他清正廉洁和两袖清风的故事为后人传诵。于谦在杭州的古迹有:吴山三茅观于谦读书处,祠堂巷的于谦故居,三台山麓的于谦祠和墓等,走过这些景点,就是走过一次清风之旅,笔者就把这些景物细细绘来。

一、吴山三茅观于谦读书处

老杭州称吴山为城隍山。走上吴山,往南面走,在江湖汇观楼的山背后,有三茅观于谦读书处,附近有“宋三茅观尚书省牒碑”和传为宋朱熹所书的“吴山第一峰”摩崖石刻。

三茅观于谦读书处门口石碑上刻有:“三茅观遗址(于谦读书处),三茅观原名‘三茅堂’,祀汉时得道成仙的三茅真君。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因东都旧名,赐额曰‘宁寿观’,全称‘三茅宁寿观’。此观是时极为显赫,宋高宗曾赐以唐钟、宋鼎、褚遂良书小字《阴符经》,加上后又入藏的吴道子‘南方星君像’、玉靶剑、七宝数珠、轩辕镜,为观中‘七宝’,一时连山也以‘七宝’名之。并于观后筑‘十二瑶台’,遍植桃花,春时郊祭,时有‘瑤台万玉’之称,为‘吴山八景’之一,元明时,观内辟有书馆,于谦少年时曾读书于此。”

而在门口的木板简介上写道:“吴山清风廉政文化教育专线——三茅观于谦读书处,三茅观原名‘三茅堂’,南宋绍兴年间敕造,曾列为南宋御前十大宫观之一。元毁,明朝初年重建,内设学堂,相传少年于谦(1398——1457)曾读书于此,据说在此写下《石灰吟》。观已于抗战时期被毁,现有厢房两楹,内陈列有遗址考古时出土的石香炉、界碑等器物。展厅两侧壁间悬挂有于谦诗词和《北京保卫战》挂屏,庭院内设有少年于谦奋发读书的铜质塑像。”

三茅观遗址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是一块长方形的山地,东北两面是山石,西南两面是建筑和垒石。院子内有“三茅堂”仿古建筑,对联是“霜林叶尽群峰出,风岫烟开夕照多”,中堂画是“三茅真君像”,上方挂着刻有清代何绍基的“仁寿”二字匾,对联是“坐看红日生沧岛,吟寄青衣入洞天”。

而在“三茅堂”的外面是一个小池塘,上有一座石桥,桥上有石凳,石桥上有悬叶下垂至水面。池塘水中锦鲤游弋:或风平浪静,鱼儿默默归于一边;或风云激荡,鱼儿匆匆游向各处。有一座石头台阶伸向水里。

“自古英雄出少年”,年少于谦的塑像在东面。北面有前些年在此地出土的石构件——抱鼓一对和旗杆石一对。看到古物,真有回到古代的感觉。四周皆是茂密树木、山石青苔。 在六百年前的明代,家住吴山脚下祠堂巷的于谦,来到山上的三茅观来读书,他在这里刻苦用功,成年后清正廉洁,大义凛然的风范正是在少年时奠定而成。

如今,有居民和游客来到这里,参观怀古,习武锻炼,也有小朋友靠在石头抱鼓旁读书,琅琅书声传递在山林间。

二、祠堂巷于谦故居

河坊街、后市街、中山中路、高银巷……这些街巷,老杭州都很熟悉。在河坊街以北,后市街与中山中路之间,有一条南北向的老巷,叫祠堂巷,于谦故居就在这里。

祠堂巷口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对该巷的介绍:祠堂巷南起河坊街,向北穿越高银街、高银巷至太平坊巷。南宋时称南新街,明代称太平里、清望街、于公里巷,清代时称祠堂巷,因巷内有怜忠祠而得名。

于谦故居位于祠堂巷42号,整座故居隐于闹市,粉墙黛瓦,是一处布局玲珑有致的明代风格院落。据介绍,于谦在这里出生、成长、学习、成婚。永乐十九年(1421),24岁的于谦离开杭州赴京赶考,得中进士。此后父母过世,于谦曾两次回杭料理后事。故居几经变迁,它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修,光绪年间复修后又变为民居,1989年整修后恢复为于谦故居,2002年对于谦故居进行了陈设布置并对外开放。

于谦故居整体格局呈长方形,分三个院落。第一院落的正面墙上有沙孟海先生所书的《石灰吟》诗碑。第二院落以“忠肃堂”为主体,西侧有房舍,那是卧室,门前有“于氏古井”一口,怜忠祠石碑一方。第三院落是东面的一座小花园,古朴典雅,南北各有“琴台”与“思贤亭”在池畔,池边墙上还有于谦遗像石碑一方。

走进“忠肃堂”,展板上有介绍: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清官、民族英雄。明永乐进士,曾巡安江西,巡抚晋豫,政绩卓著,被誉为“于青天”。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刺入侵,明英宗在宦官王振怂恿下御驾亲征,结果兵败土木堡,被瓦刺俘虏。危难之际,于谦力阻南迁,临危受命出任兵部尚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政治主张,拥立郕王朱祈玉为帝,成功组织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刺。景泰七年(1457),被释还后的英宗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复辟,并将于谦下狱冤杀。又过了一年,于谦遗骸归葬西湖三台山麓。于谦冤案于成化元年(1465)平反,明成化二年(1466),宪宗遣人来杭祭于谦,改其故居为怜忠祠。弘治二年(1489),孝宗赐诣于谦“肃愍”,万历年间改诣“忠肃”。

三、于谦祠、墓

于谦祠、墓位于西子湖畔三台山麓,东临杨公堤,南接赤山埠。弘治二年(1489),朝廷下旨修建于谦祠,初名“旌功祠”,万历年间改称“忠肃祠”,迄今已经有500多年历史。现存建筑是同治八年(1869)在旧址上重修而成。1998年时值于谦600周年诞辰之际,该祠重新对外开放,至今已廿年。

于谦祠为传统的祠堂建筑,具有典型的明清江南建筑风格,白墙黑瓦,朱漆大门,祠由前殿、正殿、后殿三进以及南北厢房两间和祈梦殿等建筑组成。祠内草木葱茏,绿树成荫。

朱漆大门上方挂“于忠肃公祠”匾,对联是“两袖清风昭万世,一轮明月耀三台”。前殿门上挂“百世一人”匾,对联是“公论久而定,何处更得此人”。正殿有“丹心抗节”匾、于谦塑像、大型浮雕等。

因于谦曾在北方治理事务有功绩,故在正殿前有“于谦镇河铁犀”,寄寓了希望“波涛永息、安若泰山、固如磐石、男耕女织、风调雨顺”之意。右侧有一口水井,名为“忠泉”,井内水尤清洌。介绍碑上大意是说,在清康熙年间改建该祠时发现水井,民工喝了井水之后不觉劳累,很是神奇。

祠内还有祈梦殿。在历史上,于谦祠有祈梦求福的民俗传统,其风俗兴起于明万历年间,于谦也被视为“梦神”,受到读书人和百姓崇拜,逐渐形成了“于祠祈梦”的风俗。“问汝何来欲圆何梦,循吾所历必应所求。”于祠祈梦源远流长,它和历史上的科考文化密切关联。

于谦墓位于于谦祠边,墓道口有明式牌坊,上刻“热血千秋”四字。墓道两侧松柏夹道,墓前分列石翁仲、石兽,为墓区凭添几分肃穆与庄严。墓道的尽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谦墓,墓碑上书“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思忠肃于公墓”,为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所书。碑下的浮雕缠枝牡丹基座,和墓前的石供桌、石香炉,均为明时原物。

(感谢原作者:杭州日报社焦俊先生的创作)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