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保墓誌》於一九九九年出土於西安市南郊的長安縣一帶,具體出土位置不詳,二年為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誌石高50 厘米,寬49.5厘米,未見墓誌蓋。誌文楷書,共十九行,滿行十九字,字間有方界格,字徑兩厘米,無撰、書人名。在誌文四邊寬五厘米環刻雙排聯珠與纏枝蔓草紋飾,誌石四側線刻十二生肖動物原型圖案,生肖分别置於壺門内,作行走狀,形象生動,壺門中下部綫刻山巒,上部减底刻樹木。十二生肖以順時針子午向次序排列,下側正中為鼠,上側正中為馬,各生肖形象之首尾也呈順時針方向排列。《解方保墓誌》堪稱隋代墓誌的精品,它對我們研究隋代的書法與裝飾美學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歷史資料。

隋代墓誌精品《解方保墓誌》
兹將墓誌標點錄文如下:
大隋殄寇將軍奮武尉右屯衛步兵校尉解府君之墓誌
君諱方保,字阿保,鴈門人也。獨侯之後,巾綬相承,方伯之門,冠纓累世。君少閑戎略,未藉兵書,謨猷在心,無煩劍術。身居末將而勇氣英雄,位在支軍而謀參幕府。齊竊山左,躬厠後旗,劍蜀不賓,親承麾下。神風始發,肅静百川,武校暫舒,泰寧千里,任司禁旅,數賞戎榮。授殄寇將軍、奮武尉、右屯衛步兵校尉,加以含仁愠德,去偽從真,歸向一乘,心專三寶。桑生東海,方驗推移;日落西山,其年遂及。痾纏不愈,奄遂光摧。以大業六年歲次庚午十一月十四日卒於醴泉里,春秋六十有二,即以其月戊午朔廿七日甲申葬於京兆郡長安縣福陽鄉修福里之原,遂使延陵之劍空掛古丘,志士之墳虚安石銘。嗚呼哀哉,乃為頌曰。
墳瞻北渭,隴望南山,揮戈四表,定亂三關。功幽賞及,節建名班。高陽有去,京落無還。桑田屢改,海水頻移。心存玉字,意念金儀。花從風落,葉逐霜萎。魂沉無返,略記玄碑。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