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表赋七律诗》,纸本,立轴,草书,4行,纵163.7厘米,横43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在此作中,他将黄山谷和米芾笔法结合运用并加以发挥。就取法米芾而言,作品中有些字不但神似,而且形似,第一行“廷”、“何”出自米芾《多景楼诗帖》,第三行“雪”字出自米芾《苕溪诗帖》。就取法黄山谷而言,如第一行“久”字转折处断开再落锋,第二行“须”字“页”部有同样的处理方法,这都出自黄庭坚《松风阁诗帖》。但徐渭心中亢奋的情绪难以遏制,时时刻刻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此作在书法形式方面的创造主要表现在连笔较多,但并不让人觉得累赘,即使捺画伸出较长,仍是实笔相连。不仅是两字之间,即便是单个字,也是线条极力缠绕(如第三行的“羸”字),恐怕连他自己也难以找出笔顺。徐渭通过繁复之笔营造高密度、快节奏的气势,似乎简淡不足以抒发他一腔的不平之气。《墓表赋七律诗》整体上笔势酣畅,锐气十足,线条粗犷强劲、放浪开张,将书家狂傲不驯的个性、奇特雄放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徐渭最擅气势磅礴的狂草,但很难为常人能接受,笔墨恣肆,满纸狼藉。他对黄庭坚的书法也情有独钟。不难看出,徐渭是取名家之长,但他审美的追求是飘逸脱俗,他认为:“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必非高书。”这正反映了他的审美观。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自负,他自己认为“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始】
【1】朝廷久罢孝廉科,只尺公车奈若何。墓道且须镌石去,关门终见弃儒过。寸心落日俱千里,尺雪孤舆夹两臝。此生彭城止十日,莫教造次下冰坡。子遂父以尊人墓表故抵燕,至腊始归赋此送之。天池山人徐渭。
【终】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