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浙江馀姚人,是由隋入唐的初唐四大书家之一。自幼跟智永和尚习书法,所谓“深得山阴真传”,就是指他深谙王羲之的笔法。为唐太宗李世民所器重。唐代自太宗以下,历朝皇帝都以王羲之的书体为楷模。太宗曾“以金帛赐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虞的书法,继承多于创造,加上虞世南博学卓识,坦诚忠直,故而深得宠幸。太宗誓言远学王羲之,近学虞世南,足见其影响力。“虞体”后世评述不一,他那笔圆体方,外柔内刚,几无一点雕饰或火气,也自咸书风,而他的行草书,则几乎是王羲之行草诸帖的嫡传。
该文章所属专题:虞世南书法
虞世南草书《积时帖》拓本,选自明《馀清斋法帖》,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积时帖》刻入《大观帖》、《绛帖》、《汝帖》、《东书堂帖》、《宝贤堂帖》、《聚奎堂帖》等等。还有一种《积时帖》,历来称虞世南书,行草交体,笔致轻妙。杨守敬评:“下笔如天马行空:”今刻人《余清斋》、《伪绛帖》等,以《余清斋》刻最精。又因此帖未见宋人著录,而在明代突然出现,有人疑为伪托。
释文:积时倾心,非翰墨所具。岁阴寒重,愿恒清*。政事之暇,故有赏心。世南衰羸日甚,但有困劣,未近展接增其潸泣。深敬明德行便为沾数字,慰其延首。贤子*具见朽弊,不陈万一。虞世南呈。十二月廿五日若有新制愿能示。
该文章所属专题:虞世南书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