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璐书风之拙,依然惊艳
倪元璐,明末官员、书法家,书、画俱工。观倪元璐作品,大多彰显出老拙之意态,表现出稚拙之趣。由于晚明尊碑意识产生,对倪元璐书风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致使倪元璐对二王帖学的传统模式由亲和到冷落再到反叛。同时,也使明代书法从优美走到了壮美。
“拙”,与工巧相对应,不求工稳平整、精美与含蓄的美。倪元璐书风相较于其它任何时代更突出尚质与尚意的特点,不斤斤计较于技法的完美与精细,只求精神与神采,表现出“大巧若拙”之美。
再有倪元璐特殊的生活境遇,使其内心的矛盾、痛苦、压抑的激奋发泄,具于毫端,或是由于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忠义之气,临于笔墨”,表现出“拙”、“厚”、“古”为突出特征。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倪元璐书风的形成,是在尊碑意识的基础上,帖学与金石学的一种结合,是以帖为基,以碑为辅,最早向碑学习,帖中含碑的范例。
草书 苏轼七律诗 扇面 泥金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行草书 贺文文起宫相举子诗 扇面金笺 安徽省博物馆藏
草书 澜园招饮诗 扇面泥金纸本 17×52.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 谢翱五律诗轴 绫本 157.1×41.5cm 上海博物馆藏
草书 故人隔天风五言律诗轴 绫本169×40cm 山西博物院藏
章华宫人夜上楼 七言诗轴 纸本行草书134×50.8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行草“共晓承明贵” 五言律诗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行草书题小桃源图诗轴 绢本133.7×41.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题画行草诗轴》 130.3×4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草书 节录吴都赋诗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 杜牧赠李秀才是上公孙子诗轴 纸本128.5×93.1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行草书 体秋之一五言诗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 “已作不栖鸦”五言律诗 纸本130.2×60.4cm 上海博物馆藏
行书 七律诗轴 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
草书 节录左思“蜀都赋”草书轴 绫本156.5×49.5cm 日本兵库黑川古文化研究所藏
刘钜溟过访书札 行草书
行草 “共晓承明贵”五言律诗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行草书 体秋之一五言诗轴 纸本 158×73.5cm 西泠印社藏
行书 致台翁手札
行草书 自作有感五言诗轴 绫本 150.5×49.1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草书 自书卜居诗轴 绫本 171.3×52.5cm 四川省博物馆藏
行草 自书旧作访客出春明门之一诗轴 绫本 125×49cm 湖北省博物馆藏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拙”就是自然美,毫无做作、雕琢之痕迹。,倪元璐書法古拙老辣猶如枯藤盛崖,意味自然溢出,可學可學。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