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关雪霁图》,明代/1507年,唐寅,绢本浅设色,立轴,纵69.9厘米,横37.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函关雪霁图》轴作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唐伯虎是根据他在画上题诗的诗句而得名。画中白雪遍地满山,却有很多行人及驴骡牛马车辆行于山中道路上。山的下部石块硬线勾皴,但并无霸悍激猛之势。远山静挂一叠飞泉,而近景水口处,水势激涌,给画面带来了勃勃生机。中景和远景之山却是他自己的画法。画得简而淡,既秀润又饶气韵,无剑拔弩张之气,而有静态的内在美,且一段清旷萧疏之气,流于笔端墨下。
《函关雪霁图》为唐寅记游之作。画面由远而近,依次为:雄峰笔立,银妆素裹;楼阁房舍,皑皑积雪;溪流乱石,车马跋涉。画家自题:“函关雪霁旅人稠,轻载驴骡重载牛 科斗店前山积铁,蛤蟆陵下洒倾酒。倾油晋场唐寅作。”作品气势雄伟,布局奇妙,笔法多变,设色古雅,可远追宋人意境。山石皴法以长披麻皴与斧劈皴兼用,并以墨色烘托,明净淡雅,凹凸有致,极富文人画的秀逸之气。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