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矫亭说》册,正德乙亥年(1515)书,纵21.6厘米,横11.1厘米,共194字。藏于上海博物馆。
《矫亭说》之文是代其父王华为朋友崑山方秋卿建立”矫亭”后所作文章,此件原为手卷,但后被割裱成册页。“矫”为矫正、矫枉之意。文章论述了过柔者,矫之以刚,过慈者,矫之以毅,过奢者,矫之以俭等道理,认为完美的人必须随时修正德行,加强修养。 徐渭曾评其书:翩翩然凤翥龙蟠也,使其人少亚于书,则书且传矣。册页后有清人钱大昕、方治、陆世仪、归庄等人题跋。《矫亭说》是其代表作。
【1】王文成公《矫亭说》真迹
【2】君子之行顺乎理而
【3】已,无所事于偏;偏于
【4】柔者,矫之以刚,然或失
【5】则傲,偏于慈者,矫之
【6】以毅,然或失则刻,偏
【7】于奢者,矫之以俭,
【8】然或失则陋。凡矫
【9】而无节过,过则
【10】复为偏,故君子之
【11】论学也,不曰矫而曰克,
【12】克以胜其私,无过
【13】不及矣。矫犹免于意
【14】必也,意必于私也,故 {+待补:言矫者未必能尽克}
【15】己也。矫而复其理,亦
【16】克己之道矣。行其
【17】克己之实,而以矫名
【18】焉,何伤乎?古之君
【19】子,其取名也廉,后之
【20】君子,实未至而名先
【21】之,故不曰克而曰矫,亦矫
【22】世之意也。秋卿方君时
【23】以“矫”名亭,尝请家君为之说,
【24】辄为书之。阳明王守仁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