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琮《为以言书四先生诗》卷 纸本 弘治六年(1493)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歐陽永权六月十四夜飛蓋橋玩月天形積輕清,水德本虛靜。雲收風波止,始見天水性。澄光與粹容,上下相涵暎。乃於其兩間,皎皎掛寒鏡。餘輝所照耀,萬物皆鮮瑩。矧夫人之靈,豈不醒視聽。而我於此時,翛然發孤詠。紛昏忻洗滌,俯仰恣涵泳。人心曠而閑,月色高愈迥。惟恐清夜闌,時時瞻斗柄。

蘇子瞻息軒 無事此靜坐, 一日似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黃金幾時成,白髮日夜出。開眼三十秋,速於車過駒(駒過隙)。是故東坡老,貴汝一念息。時來登此軒,目送過海席。佳山歸未成,題詩寄屋壁。

弘治六年四月望,金琮為以言錄四先生詩在賞趣閣。時在坐有李太■■■太也。

弘治六年,金琮四十四岁,正值盛年。这年四月,几个诗友聚会赏趣阁,应以言之请,金琮书四先生诗。此处节录的是欧阳修的《六月十四夜飞盖桥玩月》及苏軾的《瞻息轩》两首。这两人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欧诗抒写的是水光与月光相互辉映而產生的联想,认為「人心旷而闲」,纔能体会万物之性,见『万物皆鲜莹』之景,苏诗讲静坐养性的重要,认為人生如白驹过隙,静坐无欲,生命得以延长。欧、苏的这种人生体验,正是远离世俗和烦恼的文人所追求的境界。金琮不屑仕途,过的就是遐啸清视,读书明道的悠閒生活。

本卷笔致圆润流畅,走笔从容恬淡,字形错杂,婉动飘逸,精雅可爱。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