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韦明铧 来源:扬州快讯

在扬州很多的名胜园林里,都可以看到一种方正古朴、雄浑苍劲的字,风格独特,过目不忘。例如槐泗隋炀帝陵前石碑上的“隋炀帝陵”,城北汪中墓前石碑上的“大清儒林汪君之墓”,瘦西湖莲花桥匾额上的“莲花桥”,徐园湖上草堂匾额上的“湖上草堂”,这些题字都出自同一人之手——清代扬州知府伊秉绶。

伊秉绶(1754-1815),字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州宁化人,故又称伊汀州,清代书法家。乾隆间举人、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嘉庆间任惠州知府,因与两广总督吉庆发生争执,被谪戍军台,后任扬州知府。伊秉绶六十二岁病逝,扬州人仰慕其遗德,将扬州原来的三贤祠(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禛)加祀伊秉绶,改称为四贤祠。

伊秉绶是嘉庆十年(1805)出任扬州知府的,在任期间以廉吏善政著称。近人董玉书《芜城怀旧录》说:

扬州太守代有名贤,清乾嘉时,汀州伊墨卿太守秉绶为最著,风流文采,惠政及民,与欧阳永叔、苏东坡后先媲美,乡人士称道不衰,奉祀三贤祠载酒堂。

嘉庆九年(1804),扬州连年水灾,两江总督铁保荐举伊秉绶前往南河、高邮、宝应一带勘察灾情。伊秉绶撑着一条小船,冒着大雨,巡察苏北的各个村庄,亲自查阅各地的灾情记录。不久,伊秉绶就奉命出任扬州知府。伊秉绶在扬州亲自率领下属深入民间,参加抢险,实施赈灾。他一边设置粥厂,安置灾民,一边动员商人捐资,帮助赈灾,还采取灵活措施让灾民重建家园。

为了防止腐败,伊秉绶认真查阅赈灾的账册,核发赈灾的钱粮,严禁胥役克扣,得到了扬州灾民的信任。当时,里下河一带大约有三万灾民逃荒到扬州城,扬州的富商巨室们在知府伊秉绶的劝导下,共捐出六万余金。这些钱用来在各大寺庙设立棚户,安置灾民,发放米钱,安顿人心。同时,伊秉绶又在各个村镇设办粥厂,救济流民。有些灾民在无奈之下,想杀耕牛为食,伊秉绶就按照牛来估值,将牛当质以贷,再雇专人牧牛,让牛主来年春季来赎取,以保证春耕生产。为了扬州社会的稳定,伊秉绶派兵剿灭北湖一带的绿林大盗和江湖骗子,对那些趁火打劫的流氓地痞进行严惩。第二年,扬州风调雨顺,百废皆兴,扬州人民无不称颂伊秉绶。

伊秉绶在扬州任上政声极好,但他并不居功自傲。他把自己的居所,从盐商聚居的富人区休园,搬迁到平民所居的黄家园。他在生活上主张节俭,谢绝声色之娱,做到“每食必具蔬”,“藉以清吾心”。他说:“人生也,直即天地之性,无少回邪,行则正。”意思是,人的一生,只有正直,才符合天地的本性。千万不向邪念让步,杜绝任何一点诱惑,那你的行为就会永远走在正道上。因为伊秉绶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深得扬州百姓的爱戴。

伊秉绶和阮元

伊秉绶比阮元大十岁。阮元守丧在扬州的时候,两人交往甚密。阮元有一首《伊墨卿太守由闽赴都过南昌赋别》的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洪都三日住,淮海十年情。”自注云:“嘉庆乙丑(1805),余丁忧回扬州,时墨卿同年为扬州太守,旋以忧去官。”伊秉绶为了促进扬州地方文化的发展,充分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特地招聘焦循、阮元等著名学者编纂《扬州图经》和《扬州文粹》等大型文献。焦循在《扬州足征录自叙》中谈到这件事:“岁丙寅(1806),宁化伊公守扬州,时抚部阮公在籍,相约纂辑《扬州图经》《扬州文粹》两书,余分任其事。明年,伊公以忧去,抚部亦起服入朝,事遂寝。己巳、庚午间,修《扬州府志》成,即原本于《图经》也。”《扬州图经》是焦循、江藩纂辑的一部扬州地方文献,系从众多资料中把有关扬州的各项文献记载辑录在一起。目的是以扬州为纬,以时间为经,勾勒出千百年来在扬州地域所发生的一切。《扬州文粹》因为伊秉绶和阮元的相继离去,实际上并未编成。但是,编纂《扬州图经》和《扬州文粹》的动议,是由伊秉绶提出来的,可见他对扬州文化的挚爱。

诗情墨迹遍扬州

伊秉绶撰有《留春草堂诗》,其中写到不少扬州人物和扬州风光。他在《扬州三首》中写道:“扬州绿杨郭,十室九歌舞。舟荡邯郸娼,市列维扬贾。岂知郭外民,避荒饱风雨。浊沟藜藿慕,高门酒肉腐。……感此不能食,长叹究何补。”诗中描绘了当时扬州城贫富不均的情景,一面是富人们的“朱门酒肉臭”,一面是穷人们的“路有冻死骨”。这种社会的严重不公平,引起了伊秉绶深深的忧虑。但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灵丹妙药,能够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所以他的诗中充满了积愤和苦闷,也表达了追求和向往。尤其是最后两句“感此不能食,长叹究何补”,传达了一种有良心的官吏,面对社会的黑暗而产生的自责与内疚之情。这些诗句,使伊秉绶的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情怀。

扬州很多名胜悬挂着伊秉绶书写的楹联,这也是扬州人怀念这位文章太守的独特方式。如平山堂前有联:“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联中歌颂欧阳修的德政,说再远的江南群山也因仰慕欧公而奔趋到平山堂下。而平山堂上的高朋满座,表现的是欧阳修与众同乐的豁达胸襟与磊落怀抱。

又如湖上草堂有联:“白云初晴,旧雨适至;幽赏未已,高谭转清。”联中的“旧雨”是指故人老友,“高谭”是指高谈阔论。白云飘来,天刚放晴,老朋友不期而至。雨后美景,加上老朋友重逢,所谈的话题无不高雅清新。

最为人熟悉的是“隋炀帝陵”四个大字。阮元在扬州守陵时,曾从《嘉靖惟扬志》中看到雷塘北面有隋炀帝陵,就在雷塘附近遍访村民,踏勘遗迹,经过考证,确定墓址,并雇人堆土种树。然后请太守伊秉绶书写陵墓的墓碑。正中竖写“隋炀帝陵”四个大字,右书“大清嘉庆十二年在籍前浙江巡抚阮元建石”,左书“扬州府知府汀州伊秉绶题”,然后刻石,竖在陵前。这就是如今邗江槐泗隋炀帝陵的来历。

嘉庆十二年(1807),伊秉绶调任河库道,不久迁两淮盐运使,又来到扬州。但是刚刚任职两个月,父亲病故,便回老家汀州宁化奔丧。在老家料理过父亲的后事,伊秉绶在家丁忧了三年。也许是感到仕途疲惫,又在宁化呆了五年。其间他给父老乡亲留下了不少手迹,也做了不少好事。有一年,宁化城墙坍塌,他出千金维修。又一年,家乡遭遇饥荒,他不仅捐粮救灾,还利用自己的身份游说商家平价粜米,并捐义粮二百石,赈济灾民。他还倡修广济、龙门二桥,筹措钱银万两。嘉庆十六年(1811)秋,伊秉绶重访惠州,惠州百姓争相迎接,他看到书院里设有奉供自己牌位的祀祠,便令撤去。

解不开的扬州情结

伊秉绶不在扬州的日子,常常怀念扬州。传说扬州炒饭之所以能在闽粤一带名声远播,也赖于他的身体力行。香港书法家凌云超先生在《中国书法三千年》中说:“汀州后任扬州知府时,颇讲究美食,口福之佳,当不在话下。汀州晚年于公案文牍之余,除遣兴书画诗文之外,就是喜欢研究美食了,盛传广州、香港的酒家菜馆,著名的‘伊府面’‘扬州炒饭’,乃伊府厨师所发明。”并说,伊府炒饭不是一般的葱油蛋炒饭,而是在此基础上又锦上添花,加上虾仁和叉烧同炒,所以味美逾恒”,实即扬州炒饭。

嘉庆二十年(1815)夏,伊秉绶经过友人一再邀请,离开宁化,启程入京,途经扬州。老朋友留他小住,伊秉绶便住到九月。此时扬州天气转凉,伊秉绶不慎染上秋寒,猝得肺炎,一病不起,在扬州病逝。

伊秉绶喜欢绘画、治印,书法行、楷、隶皆工。他的书法超绝古格,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隶书尤具鲜明个性,笔画平直,分布均匀,四边充实,方严整饬,有装饰美的意趣。他写隶书时用中锋行笔,粗细均等,藏头护尾,圆润率直,法度森然。他又能作画,山水人物皆妙。他有自画像,画中人踞石而坐,神态安详,旁有一株古梅,老干虬枝,几竿修篁,清新淡幽。画上题诗是:“生性禁寒又占春,年年恼我亦前因。一枝乍放雪初霁,不负月明能几人?”

梅花和明月都是扬州的象征。伊秉绶自信没有辜负扬州的二分明月。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