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推崇老庄之学,尤重庄学。后加入道教,自称为老庄之徒,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传统。他对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泰初有无”、”隐而不隐”等命题,都作了认真的研究与阐发,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 。

曾为明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庄子》 的经典性智慧成为傅山所汲取的思想资源, 超越千古的知心之论。傅山自谓: “癸巳之冬, 自汾洲移寓土堂, 行李只有 《南华经》 , 时时在目。 “他曾以颜体小楷书写 《庄子》 一书中的 《逍遥游》 、 《人间世》 、 《外物》 、 《则阳》 等篇 。并常以老庄之徒自居。

顾炎武极服其志节。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著有《霜红龛集》等。一些武侠小说里,傅山被描写为武侠高手。他是著名的道家学者,哲学、医学、内丹、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圣”之名。
放大了看看傅山的精妙: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