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是清朝著名词人,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清词三大家之一。朱彝尊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很高,诗与王士祯为南北两大宗,称“南朱北王”,词作风格清丽,受到后人赞扬。
朱彝尊的词作在后世广受赞誉,但是他本人却有一个污点。而他明知这个污点,却不愿意洗去,甚至为此还丢失了在文坛上更高的地位。这个污点,就是他与自己的妻妹冯寿常之间求而不得的不伦之恋。
朱彝尊小时候家庭条件艰苦,媳妇儿都娶不起,所以长到十七岁的时候,就入赘浙江省归安县教谕冯镇鼎家。当时朱彝尊十七岁,妻子冯福贞十五岁,而妻妹冯寿常也才十岁。
别看朱彝尊后来成就很高,但是刚成亲不久那段时间,是没有什么银钱来源的。他有时候做做西席,有时候随友人远游,反正没挣什么大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朱彝尊本来就是入赘的,因此在当时的冯家,朱彝尊受尽亲戚的白眼和责备。
在大家都在责怪他没本事的时候,只有一个人一直相信他。不管朱彝尊有多么的贫穷和落魄,都一直尊重和敬仰他。这个人就是朱彝尊的妻妹——冯寿常。
冯寿常对自己的始终如一,让朱彝尊十分放松,因此对她很好。朱彝尊空闲之时,经常会教导冯寿常读书认字,随着时间的发展两人的感情越加深厚。
顺治六年,朱彝尊跟随岳父迁居王店,途中坐船经过钱塘江。而这个时候朱彝尊二十岁,冯寿常十三岁。依据他所写《渔家傲》:“一面船窗相并倚,看渌水。当时已露千金意。”很可能在这个时候,两人已经有好感了。
然而世俗人伦,尽管两人已经互有好感,但是这段感情仍然是不容于世的。所以后来冯寿常还是嫁与他人,而朱彝尊什么都不能做。
冯寿常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丈夫早逝,儿子夭折,所以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冯寿常回到了娘家。再重新回到娘家之后,冯寿常和朱彝尊的爱情犹如烈火一般,熊熊燃烧难以熄灭。
一个是有妇之夫,一个是寡居少妇,一个是上门的姐夫,一个是娘家寄食的老姑娘。两人之间的爱情,是不被世俗接受的,所以他们只能隐秘的甜蜜着。
《眼儿媚》:“那年私语小窗边,明月未曾圆。含羞几度,几抛人远,忽近人前。无情最是寒江水,催送渡头船。一声归去,临行又坐,乍起翻眠。”
后来朱彝尊出门远游,与友人抗清,冯寿常因为思念忧郁,最终离世。伊人的逝世,让朱彝尊分外心痛。他对她的爱情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往情深。尽管冯寿常去世了,但是朱彝尊却并没有忘记她。对冯寿常的情像是好酒一样,越久越有味道,越刻骨铭心。
朱彝尊曾以冯寿常的字“静志”为题,作《静志居琴趣》词集。83首词记叙了他与妻妹之间的相识、相慕、相恋、相思、幽会、离别的痛苦,相逢的喜悦,逝去的思念。
这段感情对于朱彝尊和冯寿常来说是十分珍贵的,但是在世人看来去世有悖人伦,有伤风化的。朱彝尊晚年编纂《曝书亭集》的时候,他的友人曾经劝告将他为妻妹所作的诗词删去,这样一定能在文学上取得更高的成就,没准牌位还能上孔庙享祀。
朱彝尊“欲删未忍,至绕几回旋,终夜不寐”,最后“宁拼两庑冷猪肉,不删《风怀二百韵》。”对于一位文人而言,孔庙享祀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但是朱彝尊却为了冯寿常拒绝了,可见他对冯寿常的情深。
,阳春三月,梦里梦外,几回缠绵悱恻?秋风落叶,伊人远逝,今生无缘来世!,人间难得是真情,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