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寒山寺,因为张继的《枫桥夜泊》而千古留名。这首颂扬千古的名诗被镌刻成碑,而书写此诗的正是晚清学者、书法家俞樾。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湖州府德清县城关乡南埭村人,一生钻研学问,诲人不倦,辛勤笔耕,著有500卷学术巨著《春在堂全集》。他的曾孙、著名红学大师俞平伯,便由于自幼深受家学的薰习,继承了书香世家之风;国学大师章太炎亦出自俞樾的门下,毕生服膺先生的学问。俞樾晚年生活在苏州,一首《枫桥夜泊》的题书为前来观瞻的游人所赞叹、留影。他又曾任教于杭州30年,其间人才辈出;他在游览西湖,惦念白居易、苏东坡之外,也为湖山增添了人文之灵,并成为世人永远的想望。

俞樾道光时中进士,其才情与学问,深受主考官曾国藩激赏,认为此人的前途不可限量。怎奈书生不谙为官之道,俞樾也因此找到了毕生寄托,穷四十年之功潜心治学、育人,晚清因此多了一位教育家、学问家,同时也多了一位极富文人情怀的书法大师。此联书“花亚于窗风过易,树高似月来屋迟”,月上树梢,推窗凉风习习,尽管此中未提及书斋主人,然这花、树、风、月,营造了主人与世无争的心态,却是别样的境界。

俞樾自幼不习小楷,他最善写篆隶大字,在晚清广为认可。其人对于书家卖字甚为不齿,在他看来,一心为财丧失的是字的品格。至于为了书写效果而自创工具,也是他不屑的。所以他的书法创作是最本真之表达,往往融入了书写内容的意境,对于书品有极高的要求,胸次超拔方能书写性灵。

功夫在书外,这位晚清朴学大师毕生的治学,没有了朝堂上的喧嚣,40年的治学生涯潜移默化地锻炼出了厚重平淡的书风。在碑学兴盛的时代,他对于秦汉以来碑刻研习甚深,却不为时流所囿;深厚的学养,恬静的诗情,随着岁月不断地累积。品他的书法如同品普洱老茶,越泡喝越有味。其书法的功夫多在字外,是晚清少有的文人书家。俞樾晚年有一部笔记著作《茶香室丛抄》,“茶香室”,据自序为其夫人姚氏所居室名。茶的回甘,玩味再三,愈发隽永,大概正好可以借来品评他的书法吧。(白云)

,藏有他一幅信札~致柳门先生~柳门先生是清代学者藏书家,也是曾璞的岳父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