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绶临帖扇,15.5*48cm

伊秉绶临帖扇,15.5*48cm,意临了虞世南《贤兄帖》、柳公权《跋王献之洛神赋》、蔡襄《脚气帖》三帖。其中虞世南《贤兄帖》、蔡襄《脚气帖》伊秉绶常节临片段以应他人索请,传世尚见数件条幅、中堂等。耐人寻味的是后面伊秉绶的跋语:

此扇以画颇惬意,不轻作书,书成乃不工,人事往往若此。癸亥午日,墨卿。

伊秉绶像

原作成扇,后世揭裱,这是书法这一面。伊秉绶在扇面的一面先画了画,觉得很满意,于是另一面就不敢轻易作书,而一旦下笔书写,却心手不应。如临虞世南《贤兄帖》,第四行“世”字最后一竖落笔太细太近中竖,重新起笔再写;临柳公权《跋王献之洛神赋》一段,漏写了“赋”字,后重新以小字补写。直写到蔡襄一帖时,手才写顺了,渐入佳境。错出多了,就无所谓了,心态平和起来。伊秉绶写这张扇面,先有所矜,不免“以黄金注者昏”,最后在题跋里发出了“人事往往若此”的感慨。

伊秉绶《行书临虞世南帖》轴,纸本行书 93.6cm×43.8cm

癸亥即嘉庆八年(1803年),伊秉绶五十岁,书法已成自家面目。午日即端午节,传世伊秉绶作品还有一件写于同一天,即小行书《跋谢古梅书法卷》,同一年还有一件为青原所作小行书题跋,均刊印于民国时商务印书馆珂罗版《默盦集锦》中。扫描出来,附录于后,以资比较。

放大欣赏:

局部一

局部二

3

4

5

6

7

为青原跋谢古梅书法卷

为青原作小行书题跋

,转发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