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龄老师作品

经常有朋友私信一个图片过来,问这个字儿好不好?好在哪儿?

通常我的回答是三句话:不好说,说不好,不说好

同样一幅作品,有的人赞不绝口,有的人不屑一顾。更有甚者,我曾在某大佬的书法展上听到两个老干部模样的先生直接愤怒开骂——介尼玛写的啥东西?!

柏拉图说“美是难的。”

如果老柏知道中国书法的话,恐怕会加一句“书法美更难。”

——因为似乎每个认识汉字的人都十分笃定地坚信自己是懂书法的。

前两天几个朋友来我这儿喝茶,聊到书法,有一哥们儿直言不讳地问:看书法能不能像看美女一样简单?

这个想法不错,那咱就试试用看姑娘的办法来说说看书法。

·浅层审美

对姑娘,看身材长相气质

对书法,看章法结字线条

看姑娘,先看啥?远远走过来一个姑娘,打眼一看首先看到的一定是身材,走近了可以端详一下五官长相,看身材和长相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举手投足间的气质。

如果把书法比作姑娘的话,一件书法作品的章法就好比姑娘的身材,而结字好比长相,线条好比气质。

章法宜远观,结字宜迫而察之,而线条则好比气质,是一种不可言传的感受,就好比姑娘的气质一样不好说,但是这一点又很重要,国色佳人与庸脂俗粉在身材长相上可能相差无几,但是气质上判若云泥。同样道理,看书法的线条质量往往是辨别正路子和野路子的利器。

章法和结构怎么看尚有章可循,就好比看身材可以以身高三围作为参数,长相可以根据五官判别高下。那么线条质量怎么看,就像气质怎么看一样,只有是阅人无数之后自然就能看出来了。实在不知道怎么看也好办,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先大量看点好的,自然而然就具备了看气质的眼力。

·深层审美

对姑娘,看内涵素养

对书法,看内容背景

对于姑娘,外观看了之后,总得聊一聊吧,外边看起来那叫一个“条儿顺、盘儿亮”,文艺范儿十足,张口一聊,她说她最近在研究翟鸿燊大师的国学理论,特别崇拜范曾大师的文化“造旨”……

——乏味。

再看之前的文艺范儿,造作。

倘若只是想看一看或者简单地约一炮,可以了。但倘若要是想进一步发展,就不简单是身材长相气质这样的表层认识了,还要更深一层,要看看人品、修养和内涵等内在的东西。

书法也是这样,看了章法、结字、线条等简单的东西之外,要深入了解一下这个作品的文本内容、背景。

我们拿王羲之的《兰亭序》举例子,外在的章法、结字、线条固然好,但是我认为《兰亭序》能被称为天下第一绝不是仅仅因为它的技法,除了技法之外我们还应该探究一下这个作品背后的东西。

兰亭序

比如说《兰亭序》产生的年代,那是一个各种各样逗(魏)比(晋)有(风)趣(流)层出不穷的年代,那是一个总理到家里来视察可以不管不顾坐在床上啃大饼的年代,那是一个想起某个朋友可以立马动身去找他快到门口不想见了又马上折回来的年代,那是一个对这一棵树都能感动地哭半天的时代,那是一个一群成年人可以凑在一块学驴叫的时代……这个时代有许多人追求艺术化的人生,把生活所赋予的各种能想象得到的玩法玩到了极致。

而王羲之就生活在这个年代,而且,王羲之就是这群极可爱人的翘楚,而《兰亭序》这个作品就是这“魏晋风流”实实在在的体现,它怎么可能不可爱?

在一个风和日丽春光灿烂的日子里,一群文艺青年在山水之间喝酒吟诗,高兴处,微醺的王羲之濡墨挥毫,不紧不慢写下这个被后世称为“古今莫二”的作品。

当然,背景的探索有深有浅,比如说王羲之生活那个年代,政治气候是否清明?王羲之的青少年时期发生了什么?写《兰亭序》的时候王羲之是多大年龄?仕途是春风得意还是即将到站?这个时候的王羲之身体状况如何?等等,都是更好地欣赏、理解这个作品的铺垫——背景了解越清楚,对作品的认知越清楚。

此外,除了作者背景和作品背景之外,还有一个值得深层探究的就是这个作品的文本本身,《兰亭序》这篇文章的文字内容本身就是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

《兰亭序》这篇文字内容,“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回到了“我”的身上,感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从无可奈何,到一种达观态度,讲的可不就是人生哲学吗?读这篇文章,像听千年前一个智者给你讲故事谈人生一样,而且讲得一点也不空洞。至于文采风流,就更毋庸赘言了。

所以看《兰亭序》,王羲之书法技法是一方面,另外还要看这个作品的内涵,一是魏晋那种快意人生的风流,二是千年之前会稽山阴那场酒,三是达观知命的玄心洞见妙赏深情。

而如果你只是审美到了结字如何遒媚飘逸,章法如何潇洒流丽,线条如何刚柔并济,就如同遇到一个既貌若天仙又秀外慧中的扫眉才子,而你只是想花3000块睡她一晚一样,一是唐突佳人,二是显得你只是个土豪糙汉。

·核心审美

对姑娘,彼此能够走进内心

对书法,这个作品和我有关

对于姑娘而言,身材长相气质没问题,内涵素养也没问题,可是就能和你走到一块吗?

不一定,她能不能和你聊到一块很重要。

聊不到一块,自然好事也成不了。这种事情现实中不胜枚举,很多小伙子大姑娘认识之后没再联系的,问原因,就是这个“聊不到一块。”

反之,如果那个姑娘让你特别能聊到一块呢?那就不得了了,聊得久了,你会发现她的身材长相什么的,甚至内涵修养什么的都不重要了,即使身材长相不好,你也会觉得她是最美的,因为她能走进你的内心。

这种核心层的审美,属于王炸,可以否定前面讲的浅层审美和深层审美。

那么书法作品呢?书法作品也会说话的,好章法好结构好线条好内容,可是它就是不能打动我,它跟我没关系,那么它在我这儿就称不上好作品。

反之,倘若一个书法作品,章法结构线条不知道怎么说起,文本内容啥的单拎出来也乏善可陈,可是这个作品就是让我能够久久看着它,或若有所思,或欣喜若狂,或击节赞叹,或涕泗滂沱,这样,这个作品就跟“我”本人有关系,它就是好作品。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他的书房各种陈设特别讲究,唯独墙上挂的一幅字我觉得特别不讲究,内容是“知也无涯”,除了纸张老一点实在看不出哪儿好。

后来熟悉了,我问这位朋友,你这儿这么多好藏品,为什么挂这幅字,朋友说这是在他心目中最好的作品,是读书时候对他最好的一位恩师送他的,然后又给我讲了许多关于这位老师和他之间的师友情谊。

那么这样,就可以理解了,这幅作品与他本人有关系,这个作品对于我的这位朋友来说,就有着特殊的意义,那么这个时候,章法、结构、线条什么的,都是其次了。

还有一次,一个不太懂书法的朋友跟我说他喜欢曾翔的作品,我以为他是为了显示自己特立独行的另一种跟风。然后就问他为什么呢?

曾翔——嶽

他说他曾见到曾翔写的一个大大的“嶽”字,上面的“山”很重很黑,下面的像一条被压着的变形的龙,他说看到这个作品看了很久,看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我又问为什么,他说他感觉自己就是那个被山压的变形的龙。他想到了自己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压力,很符合他的状态。

这也是核心层的审美——这个作品与他本人的内心有关系。

·浅层审美<深层审美<核心层审美

浅层审美,深层审美,核心层审美,三者是一层一层递进的,关系也是一层比一层重要,甚至,深层审美可以否定浅层审美,核心层审美可以否定深层审美和浅层审美。

依旧先拿姑娘举例子,如果我们要和一个姑娘相处,浅层的长相,小于深层的她的内涵修养,小于“她和我能聊到一块”。

大学有一同学D君,帅气且有才华,为人风流成性。读书时就是情圣,毕业之后更是阅人无数,后来某一天收到他的喜帖,大家都在想是怎样一个姑娘降服住了这样一个风流种,到婚礼现场一看,大家都很诧异,新娘并不好看。

后来和D君聊起,他说这个姑娘让他觉得非常泰和熨帖,我想深谙姑娘审美之道的D君,对姑娘也进入了核心层审美的境界了,身材长相什么的,自然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说,书法审美,浅层是章法结构线条;深层是背景、文本、意义等;核心层是与受众自我内心有关系。

可悲的是,现在太多的书法创作者,只是在第一层上下功夫,就好比姑娘,只是在减肥瘦身塑形化妆装文艺上下功夫一样,终究是庸脂俗粉。

※注:如果您是姑娘,可以自动把文中的“姑娘”换成“小伙”。

文丨 懒斋

,g@果果小胖妞 n,每个人对于书法的审美是不一样的!点赞分析透测!,作者是用心写的,有点意思!,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