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此人名叫俞樾。
很明显,这个人,不算历史名人,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学生——章太炎。此人曾在清廷干过翰林院编修,读过些书,但不懂中医。俞樾反中医之原由,很奇葩,全因家人接二连三的逝去。
他59岁那年,妻子病逝,长子俞绍莱也病逝,小女儿染重疾,虽保住了命,生活却无法自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打击接二连三,原因都是因为医治不力,他反中医,情有可原,但很明显,这非常荒唐。无论中医西医,都有名医庸医。以偏概全,是不对的。
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在大肆宣传反中医的同时,非常坦然地说,自己对中医素未通晓。此人虽然有点逗逼,但他写了一篇《废医论》,影响力极大。他根据《黄帝内经》所写的《内经辨言》,从学问的角度,在根上对中医发起了疑问。关键是,在当时西学全面占据优势的大背景之下,他的主张风生水起。
洛克菲勒集团与中医没有什么历史上的恩怨情仇,其实,仅仅是靠资本逐利的本性行事。用现在的话讲,洛克菲勒集团与中医的关系,是为了争夺市场的商业竞争对手。没有私仇。
但是,这个章太炎的老师,为了一己私怨,把庸医的责任,全部让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背锅,这个事,做得可真是不地道。但是,他当时的举动,无疑成了西方医疗集团的强助力。就跟现在提华夏文明复兴是主流思想一样,当时的民国,反对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时髦的事。
当时的社会名流,反对中医的,可不仅仅俞樾一人。当时比较有名的不少,其中最出名的还有鲁迅,梁启超,胡适。
先说鲁迅。其实,我个人感觉,鲁迅反对汉字也好,反对中医也罢,仅仅说明鲁迅,受历史的局限性,对中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研究不够深入。既不能不能说明鲁迅先生不爱国,也不能说明鲁迅先生反对中医,就是对的。很明显,鲁迅先生,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反对中医,反对汉字,都是一种文化短视,急功近利的救亡思想的表现。病急乱投医,为了救国,啥也不顾了。
鲁迅
同样,鲁迅反对中医,跟章太炎的老师老俞差不多,一开始主要是由于家庭原因。读过鲁迅全集的人,或许记得,鲁迅在文章中描述,他小的时候父亲有病,要经常请人看病。他每天都拿着家里的一些东西去当铺,换钱后再去药铺。年仅十几岁的他,在当铺、药铺、医生家跑了4年。不凑巧的是,他碰上的还是一个标准的庸医,为了掩盖医术低下,经常用一些找不到的药引子来推卸责任。药引子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实际上类似于催化剂。通常就是些淡盐水、蜂蜜水、米汤、红糖水、葱白汤、姜汤。鲁迅碰到的医生,却开了一个“原配的小蟋蟀一对”这样离奇的药引子,着实扯淡。也难怪鲁迅对中医没有好感,后来他自己也学了西医,他反中医,也可以理解。
关键是,后来鲁迅的爱人许广平有了妇科病,请西医看,怎么都看不好。鲁迅自己是学医的,西医朋友很多,所有人都束手无策。这时有人推荐许广平吃乌鸡白凤丸,许广平吃了没多久,病就好了。鲁迅后来还把乌鸡白凤丸推荐给了萧红。
后来周海婴说,他父亲并不反中医,他只是反庸医。鲁迅先生对中医的态度,周海婴其实很明白,但是周树人的脾气,大家都知道,嫉恶如仇,他要是认定了的坏人坏事,非骂个狗血喷头不可。但如果从鲁迅的文章中分析,鲁迅对中医的态度,其实有点意气用事了。他其实对中医也是了解不深。
有人讲,鲁迅跟梁启超差不多,是因为对西医的痴迷,导致了对中医的憎恶。“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鲁迅的这句话被反对中医者引用得最多。但我认为,引用这句话当作诋毁中医的所谓论据,只能说明引用者非但没有认真研究鲁迅对中医思想认识的变化脉络,就连《呐喊·自序》这篇文章也未好好读通。
鲁迅被误读了。甚至可以说,鲁迅被有意无意地误读了。
这句话是鲁迅先生什么时候写的呢?1922年12月,在《呐喊·自序》中。追忆的是什么时候的思想呢?1898年,当时鲁迅17岁,正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
其基本背景是:
当年,因为鲁迅的父亲死在了庸医手里,使得鲁迅本能地对中医产生了很大的恶感,到南京求学后,逐步接触了一些西方科学知识,包括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
这时鲁迅产生了今昔对比:
“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地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的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
也就是说,反对中医,推崇西医,是当时鲁迅先生决定东渡日本学习医学的动机,此动机最初产生于1898年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的时候。鲁迅自称当时掌握的“幼稚的知识”,同时也正说明当时对中医的评价是出于少年的偏激。拿出周树人17岁时的“愤青”观点作为思想成熟后鲁迅对中医的看法,是经不住推敲的。
在他后期以后的文章中,也不乏对中医客观肯定的观点。
作于1925年12月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在鲁迅杂文中是极其有名的,文中这样说:
“中国人或信中医或信西医,现在较大的城市中往往并有两种医,使他们各得其所。我以为这确是极好的事情。倘能推而广之,怨声还要少得多,或者天下竟可以臻于郅治。”
作于1933年7月的《经验》一文中,曾提到《本草纲目》:
“……这是一部很普通的书,但里面却含有丰富的宝藏。自然,捕风捉影的记载,也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大部分的药品的功用,却由历久的经验,这才能够知道这程度……大约古人一有病,最初只好这样尝一点,那样尝一点,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无效,有的竟吃到了对症的就好起来,于是知道这是对于某病痛的药。这样的积累下去,乃有草创的纪录,后来逐渐成为庞大的书,如《本草纲目》就是。”
由此可知,鲁迅虽对中医的研究比较浅薄,但是,并不是一味主观贬斥,他只是更信西医而已。
综上所述,鲁迅笃信西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对祖国的中医也有客观的肯定。但我们也发现,鲁迅对中医的了解非常浅薄。这也是事实。其实,很多中医黑,包括鲁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凡是反对中医者,都笃信西医,且对中医的了解都不深。
第三个人:梁启超。
梁启超
此人大名鼎鼎,著名的维新三杰之一。央视的《开学第一课》里面孩子们朗读的《中国少年说》就是他写的。客观地讲,梁启超此人,在中国思想史上的贡献一般,远不如在学术史贡献大,他的思想多来自康、谭二氏,但创设不如康有为,破坏不如谭嗣同。他厉害的地方是写文章厉害,文笔生动,宣传力超强。不信读读《少年中国说》就知道了。
但毛主席对梁启超一生的评价是四个字:虎头蛇尾。他最辉煌的时期是年轻的时候,办《时务报》和《清议报》的几年。 反对中医的人很多,但是像梁启超一样,为了反中医,保卫西医,搞得世人皆知,上了当时的民国头条的,他是第一人。
当时这个事,叫“西医误割肾案”,轰动一时。
1926年3月,梁启超曾因尿血难愈前往协和医院治疗。X光透视的结果显示,梁右肾中有一个黑点,医生诊断为肿瘤,决定手术摘除肾脏。术后对病肾做病理分析,发现黑点仍然在,但并不是癌症,而梁的尿血症状也没有被手术治愈。一时间,舆论耸动,社会风传,协和误将梁启超的一只好肾切掉了。
陈西滢、徐志摩等著名人物都纷纷撰文,讥刺协和西医误人。为了捍卫西医,梁启超本人出面,撰写题为“我的病与协和医院”的文章,竭力为协和医院和西医的治疗原则做辩护。
后世不断有资料表明,梁启超私下对协和的医疗方案并不满意,他为西医辩护的行为,有人称之为“强忍委屈”,但多数人倾向于认为,梁笃信科学,为协和辩护,毋宁是为西医和西方科学的原则张目。梁启超这样影响舆论的文化名流大多生于19世纪,他们的青年时代成长于中医的环境,仅就其个人经验而言,完全排斥吃中药,是不可能的。
然而,他们赞同西医并非仅仅据其疗效,而是因为,他们片面地认为,西医是西方现代科学原则的产物:从这个角度说,赞同西医即是推动中国现代化和科学化。日本经明治维新一跃为亚洲强国,对志在图强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刺激,更是巨大的榜样。明治维新的新政中即有废止汉医一项。在他们这帮人眼里,似乎推崇西医、反对中医与现代强国之间,有非常大的关联。唉,食古不化,食洋亦不化。这是民国文人的通病。
第四个人,胡适。
胡适
这个人也是民国时期的大名人。他反对中医的口头禅是:中医不科学。首先,评论中医不科学,这句话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说中医不科学,就如同,说女人不是男人一样,纯属废话。
如果当时你问,胡博士,到底什么是科学,中医哪里不科学,估计,胡博士也会急。因为,在胡适心中,反正科学就是一个高大上的新词,是个好词,人家西方人搞科学,结果国家强盛了,小日本,明治维新,搞科学,竟然也把国家搞得不错了。这充分说明,西方人的科学绝对是好东西。咱中国弱,就是因为咱没有搞科学。同理,西医,是科学,肯定也是好东西。那么,同理,中医与西医搞对立,所以,中医,不科学。中医,落后,是封建糟粕,应该消灭。
梁启超用生命捍卫西医的尊严,但是很尴尬,西医不领情,领走了梁启超的命。鲁迅笃信西医,但是很尴尬,中医救了他孩子的母亲的病。胡适说中医不科学,但是依然很尴尬,但中医曾救了胡博士的命这个以后我们会单篇描述。这三件尴尬的事传开后,民国名人反中医这股风,就慢慢消停了。中医暂时度过了这波危机。
,作为一位文化名人居然会否定已经沉淀数千年文明的医学,首先已说明他的文化底蕴是浅薄的,这一点也是最让人感到可怕的!可怕于民族文化断层的危机感!,那个时代的通病,被列强打怕了,出国一看懵逼了,回来就疯了,一通打砸抛,然后更懵逼,最后冷静下来了,哦,原来我冲动了!,民国反中医反汉字,反传统文化,搞得老祖宗生气了,所以民国亡了,很多名人可能是爱国。但是他们的某些言行未还就正确。特别是名人之言论,错误的言行,就从一个爱国者变成了害国者!,周海婴说,他父亲并不反中医,他只是反庸医。鲁迅先生对中医的态度,周海婴其实很明白,但是周树人的脾气,大家都知道,嫉恶如仇,他要是认定了的坏人坏事,非骂个狗血喷头不可。,鲁迅当时虽然说是左异,但有反中国优秀傳统文化的一面,说明他是个两面人。,没有西医我地华夏繁衍这么大族群,靠什么靠中医,应以我为主,西医为辅,鲁迅临去世前看病(西医),此外国名医检查一番后,称赞鲁迅身体非凡,"如果是外国人患病如此,早已经死了",鲁迅先生自言,对早已死了的人是无药可用的。所以没请名医处方用药而归。,所谓的有知识,有文化的名人,他们常常也犯错误,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影响更加严重,因为他们的观点往往会把群众的观点给带偏了!,中医也是自强不息的,不是你几个人说灭就灭的,古人说读书要有怀疑精神,看民国这些名人的德性,读他们的书真不可全信。,中医靠谱程度不会超过20%,西医靠谱度80%,西医准确应该说是现代医学 结合了科学仪器的力量能观察到分子细胞级别 而现代医学又研究了古代医学的很多药方成分制成了现代药物 而古代中医又有很多药方有实质作用 但是现代手段没法有效解释 这就又成了研究对象 所以放弃中医 全面发展西医也挺困难的 毕竟古代临床经验很多可以参考 那些单方面吹中医或者西医的人都是什么心理?秀优越感?,最优秀的人,有时也会将事判断错误,他认为他是对的,是他的名誉助长他的牛逼,如果他是一个无名的小人物,别人会当作他放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