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标题这样写的:中国书法比赛,却被外国人拿了第一名,网友:国人该反思了!看完有些疑惑,只是不同国界,学的方法及传统还分国界吗?外国人学书法,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意大利汉学家毕罗*他热爱书法,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来中国留学时就已拜师学习,在意大利家乡隔离避疫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写几个小时毛笔字,乐此不疲…毕罗长期醉心于中国书法研究,博士论文即以孙过庭《书谱》为题。后来,他的学术兴趣转向了王羲之和《集王圣教序》。后来慢慢发现,《书谱》与《集王圣教序》之间产生了必要的联系。上文提到的传统不分国界,毕罗能发现的,只要追寻传统路子不野,别人也总会领悟到!有个人呢,他和毕罗的学书经历有点像,先《书谱》后《集王》,很好地解决了“《集王》太难入手”的问题。正是曾在中国书协主办展览中获最高奖三次,入展二十余次、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五次的张雄华老师。虽成绩斐然,但张雄华始终谦虚地称自己为“书法人”。在2005年之前,张雄华写的大多是六朝碑版。直至俞建华先生要他把二王当成补药来吃。从那以后他开始学习王羲之,和很多书友一样,刚学时就想“临阵脱逃”,不得不感叹:实在太难写了!在这个阶段,张雄华四处碰壁,只想找到一个“出口”。尽管有些想放弃了,这位“书法人”始终不忘学书初期,陈大中教授让他懂得的“线条是书法的生命”。不流于技巧,从书法的本质寻觅答案。书法的本质是线,决定线的是笔法,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是枉然!扎实的基本功,使得张雄华明白王羲之的动作既复杂又内敛,有时候一个笔画里却包含着很多动作。这种能力当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花了5年时间在《书谱》上,却没有通临过《书谱》。只是根据其不同的特点,找出不同的行,段落,大致七八行,然后把这段的特点进行一些归纳总结。听听张老师说一说后来他以草书开始投国展省展,全都是从《书谱》里面找出一段文字,放大以后创作,作为持久的滋养源泉…正是这种学书方法,让张雄华的观察能力极强!从一开始的“找不着北”,到发现《集王》里头有一种活泼,写起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