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绶隶书联,咏风多古意,觞月具新欢

万汝青

清郑板桥曾为扬州三贤祠题联:“遗韵满江淮,三家一律;爱才如性命,异世同心。”彰扬祠内供奉的三位扬州太守:欧阳修、苏轼、王士祯。郑板桥想不到的是,在他去世半个世纪后,还有一位太守“风流文采、惠政及民”,扬州百姓将他与三贤并祀,“三贤祠”改称“四贤祠”。这位“登贤入祠”的后来之人,便是伊秉绶。

伊秉绶,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人称“伊汀州”。乾隆十九年(1754)生于宁化城关一个书香门弟。其父伊朝栋,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御史、光禄寺卿。伊秉绶以循吏被收入《清史稿》,并以书法名重于世,与同时期的邓石如同称“启碑法之开山鼻祖”。

受知“五老”

伊秉绶的一生,受知于朱珪、纪晓岚、王杰、铁保、刘墉等多位恩师。他这几位恩师均为乾隆、嘉庆朝重臣。

其中,纪晓岚是伊秉绶己酉、甲辰科的主考官,比伊秉绶年长30岁。乾隆四十九年(1784),31岁的伊秉绶赴京应考,举中正榜。纪晓岚很赏识伊秉绶的才华,将之收为门生,并一度让其“馆于纪家,督课其孙”。

嘉庆四年,伊秉绶出守惠州时,纪昀作诗相送:“与子相知十六年,披图亦觉怅流连。所期远慰衰翁意,惟在时闻太守贤。”诗中充满了对伊秉绶的殷切关爱。

纪晓岚和刘墉同朝为官,品行相近,是知己深交。经纪晓岚推荐,伊秉绶师从刘墉学书法。

刘墉是清代的政治家、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早年伊秉绶书法风格近似刘墉,属帖学一路,多写工整俊秀的小楷。45岁后“工八分隶”,并以此著称于世。

刘墉对伊秉绶书法艺术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承性。刘墉的书法风格受颜真卿、苏东坡俩人影响最深,还颇有魏晋风致。“书不入晋,便成俗格”。受刘墉影响,伊秉绶以颜鲁公法改造汉隶,形成了高古浑朴的气象。二是开创性。刘墉善学前贤而又富有创造性。包世臣《艺舟双楫》载,翁方纲的女婿是刘墉的学生,翁方纲说:“问汝师哪一笔是古人?”女婿就转问老师,刘墉答道:“我自成我书耳,问汝翁哪一笔是自己?”刘墉“师古而不拘泥”的书法态度指引伊秉绶在书法艺术上不断开创新路。

隔世因缘

伊秉绶一生十分仰慕苏轼。他们同为饱学才子,诗、书、画精通;又均为封建循吏,政声颇佳;两人都研究美食,惠州为官时苏轼开发了“烤羊蝎子”,秉绶则创造了“伊面”。伊秉绶一生做官时间最长的地方,一是惠州,二是扬州。而这两个地方,700多年前苏轼都曾待过。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北宋绍圣元年(1094),59岁的苏轼因朝廷党争被贬惠州。对他来说,来到蛮荒瘴疠的惠州并不可怕,他说,“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痛失知己才是他在惠州最大的痛。在苏轼政治之路极为坎坷的年月里,两任妻子先后离世,而后与王朝云患难与共,唱和相随。在惠州,这位34岁的杭州姑娘染上瘟疫而去世。苏轼将笃信佛教的王朝云葬于孤山栖禅寺的松林中,墓前盖六如亭,并写下挽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元祐七年(1084)二月,苏轼在扬州主政,任职时间前后只有半年,善政却在扬州广为传颂。一是废除劳民伤财的“芍药万花会”;二是两次上书皇帝请求免除农民积欠;三是主张准许官船水手捎带私货出售,确保船民安居乐业。

嘉庆四年(1799),伊秉绶从员外郎贬谪惠州任知府。对于自己的偶像,伊秉绶充满崇敬,到任伊始便着手修葺白鹤峰东坡祠,重修朝云墓,题刻王朝云碑文。

四年惠州知府任上,伊秉绶和苏轼一样,“问民疾苦,裁汰陋规,行法不避豪右”;大办教育,重建丰湖书院,跋曰“人需厚重也,重则威仪整,学问固”。

机缘巧合的是,伊秉绶在苏东坡住过的白鹤峰之墨沼中还拾得苏东坡故物端砚一方,砚底刻草书“轼”和阴文篆书“德有邻堂”图章。伊秉绶如获至宝,亲笔题刻,并邀好友观赏题记。之后,还将老家珍藏此砚的书斋命名为“赐砚斋”。

伊秉绶到扬州任知府则是嘉庆九年(1804年),同样因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深得扬州百姓的爱戴。当时,扬州连年水灾,他亲自到南河、高邮、宝应一带勘察灾情,组织抗洪赈灾,采取灵活措施让灾民重建家园;他派兵剿灭北湖一带的绿林大盗,严惩趁火打劫的流氓地痞,维护扬州社会稳定;他严律于己,把自己的居所从盐商聚居的富人区“休园”搬迁到平民所居的“黄家园”,谢绝声色之娱,“每食必具蔬”,“藉以清吾心”。扬州百姓为感念他,将他与苏轼一起共列为扬州四大贤太守。

伊秉绶《行书蔷薇花诗轴》纸本行书 辽宁省博物馆藏

释文:四面垂条密,重阴入夏清。绿攒伤手刺,红坠断肠英。粉著蜂须腻,光凝蝶翅明。雨中看亦好,况复值新晴。

字如其人

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伊秉绶做官竭尽“庙堂之责”,书法也充满“庙堂之气”。他兼善篆、隶、楷、行,特别是其隶书代表了清代隶书的最高境界,朴茂劲健、大气古拙的风格,在凛然之中独有一种文人风骨。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汀洲精于八分,以其八分为真书,师仿《吊比干文》,瘦劲独绝。”方正雄伟、圆浑饱满的伊氏隶书风貌,除因以鲁公法写汉碑外,其广涉诸碑,博取提纯乃是基础。凡汉隶名碑,伊秉绶无不通临数遍,有的多达数百遍,深得《衡方碑》《郙阁颂》《张迁碑》《礼器碑》《褒斜道刻石》《三公山》等精髓。

伊秉绶还有傅山的革命精神。傅山(1607-1684)是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其文人气节和“四宁四毋”学术思想对后代书法家影响甚深,提倡书法“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

伊秉绶书法暗合了傅山的革命思想,继承了刘墉师古出新的创新精神。他的隶书融颜体与汉碑于一炉,了无俗格,古拙大气,独树一帜。他“遗貌取神”,将颜字的精神气度化解到隶书创作之中,是一种了不起的师承与创造。

同时,受儒家思想熏陶,伊秉绶书法创新,不像傅山那么激进和叛逆,他藏柔于刚、藏巧于拙、藏奇于正、藏细于粗、藏圆于方,讲究的是儒家的“中和”之美。

人品孕育书品,书品体现人品。伊秉绶古拙内敛、刚劲雄强的书风,是其心性气质与书法艺术的自然融合。伊秉绶通程朱理学,精经史子集,儒释道乃至命理之学广泛涉猎。中年以后与僧为友,喜谈禅学,晚年致力于心性之学。“德至矣哉,大矣”。崇儒尚德的思想为伊秉绶人格定位、审美取向提供了重要支撑,铸就了他书法的正大气象。

嘉庆二十年(1815),伊秉绶重回扬州,8年前父亲去世自己去官奉棺回乡时,扬州数万市民泣泪送别的情景历历在目,他提笔自画——一树老干虬枝的古梅,几株清新淡幽的修篁,一位老人神态安详,踞石而坐…….

画毕题道:“生性禁寒又占春,年年恼我亦前因。一枝乍放雪初霁,不负月明能几人?”

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画作。这一年秋天,伊秉绶在扬州猝得肺炎而逝世。

来源: 湘声报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