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个人对魏晋书法的看法。首先,我对东汉至魏晋时期的书法理论持怀疑态度,觉得可能是后人伪作,也有可能是在前人只言片语的基础上添枝加叶而成。当然我说的是可能,是我个人理解。
先说魏晋小楷,这个时期的小楷以钟王为之最。钟繇是楷书之祖,仔细分析他的小楷可以看出,他的小楷是由章草和隶书结合而来。拙朴而具有内敛之力。不要拿唐朝和今天的标准小楷来对比魏晋小楷,没有意义,一个讲究意趣,一个讲究死板的标准。魏晋小楷无法度,只有强调单字和整篇的意趣感。这个意趣也许就是魏晋小楷的一种无为准则吧。少了意趣,则无魏晋风。
再说说两晋时期的行草,其实草书在东汉就产生了。到了东晋则更具有意趣与力度感。线条仍然是那么朴实,不加任何刻意的修饰。任何一笔的技法效果都是由深厚熟练的功底自发表现出来。而不是故意搞什么花哨的技法。这个时候的草书有浓厚的章草韵味。其实只是到了唐朝,由于张旭怀素等大家的出现,才慢慢改变了草书的风格,由朴素无华的本真直接过渡到了飞动与气势并存的态势。可说是进步,但是对后世却并不是好事。因为对书学理解的优劣,后世对草书的理解也出现偏差,导致俗气之风频频出现。过渡的提和按,过渡的绞转,都未必是好事。
学习魏晋小楷不要考虑什么法度规则。因为魏晋小楷也没什么法度规则。魏晋书法承袭的就是适宜的顺势。这些都在魏晋之前的草书,章草和隶书中得以体现。
所以说,魏晋小楷的风度也好,用笔方法也罢,甚至是自然表现的技法等,都是由隶书与章草中来,无非是革新了骨架,改进了气势。这已经是划时代的创新了。
我们学习魏晋小楷不要受到唐楷法则的影响。如果你不幸被影响了,只能惋惜的告诉你,这等于自废武功,俗书难免了。
此外,魏晋书法的创作过程中,是杂糅了一种所谓的“漫不经心”的态度,这个态度主要的作用就是形成多姿多彩的各种文字形态。属于创作范畴的情景融入。这也是我最近才慢慢感觉到的。其实就是避免你过于纠结什么笔法或者完美之类的情绪。处于散淡之心,才会写出无为而有味道的入境作品。
进入以下魏晋唐书学圈子,与我一起交流更多书法知识,还有更多精华知识等您阅读哦。
,转发了,魏晋风度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道家大兴。当代学者只讲“玄”学不谈道教,以致模糊了这个认知。实际玄学即是道学,魏晋士人谈玄论道成风,以致催生书法上的魏晋风度。今人见利忘义一样影响到书风,不过这要几十年后才能看清。书法断代的原因是心传的失序。,魏晋小楷中横与竖的调锋过程没有使用提按而是直接转笔。,过渡的提和按,过渡的绞转,还有过度的炫技都未必是好事。[赞][赞],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