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人都曾经潜心钻研其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他致力于写字,三十年如一日,坐则画地,卧则画被。
《宣和书谱》评价说:“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钟繇所处的时期,正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演变并接近完成的时期。在完成汉字的这个重要的演变过程中,钟繇继往开来,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他能适应时代潮流,善于学习民间出现的新书体;另一方面他勤奋学习,善于思考与钻研。
虽然钟繇学书师从蔡邕,但钟繇更注重思考学习蔡邕与民间的笔法,从用笔中创造自己的书体书风。钟繇临死前把从韦诞墓中所获的蔡邕笔法交与儿子钟会,说:“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他法未终尽,后学其用笔(指蔡邕用笔)。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画象之。”
钟繇最成功也最受推崇的便是真书为表率的“三表”。一般所谓“三表”:《贺捷表》《荐季直表》以及《宣示表》,也有人将《力命表》放入。所谓“表”,一般指端正书写的正式奏本,大都是用最规整的字体写成,钟繇就是以楷体写“表”的首创者。
钟繇的书法,也在自身中砥砺。他不但楷书成为风范一代,在日常生活中,他也进一步将正经切合使用的楷书再变化成更易表述“心境”的“行”书,他继续将“草书”写好,改造自体的“楷”体为“行”书。
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陶宗仪《书史会要》云:“钟王变体,始有古隶、今隶之分,夫以古法为隶,今法为楷可也。”钟繇之后,许多书法家竞相学习钟体,如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种钟体临本。后张昶、怀素、颜真卿、黄庭坚等在书体创作上都从各方面吸收了钟体之长、钟论之要。
,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他法未终尽,后学其用笔(指蔡邕用笔)。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画象之。 老师,全文最关键的话能做下注释么。
评论(0)